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再复、刘剑梅父女两代文学家以《红楼梦》为母题展开的对话。无论是《红楼梦》精神中的欲、情、灵、空四维结构,还是宝钗、黛玉、熙凤、湘云等代表的古典文化类型,都成为父女对话的主题。父亲从文学的、哲学的、生命的视角谈红楼故事,女儿则从女主义角度向父亲发出挑战。本书将两个年代、两样身份、两种别的思想碰撞汇于一书,而《红楼梦》这部经典以及曹雪芹内心世界中放下一切世俗欲望,名、美色、权力等的大超脱精神,也在父女两代人的对话、解惑和争鸣中呈现于字里行间。
目录
序自序一:天上的星辰 地上的女儿自序二:青春共和国的领悟辑 章 《红楼梦》阅读法门 一、学与悟的分野 二、心灵悟证与身世考证 三、悟证抵达深渊 四、悟证与知识考古学 章 《红楼梦》精神内涵的四维结构 一、欲向度 二、情向度 三、灵向度 四、空向度 第三章 《红楼梦》的题旨选择 一、立名的选择 二、立旨的选择 三、立境的选择辑 第四章 对《红楼梦》的女主义批评 一、女主义的多元立场 二、骑士精神与女儿崇拜 三、女儿与女人的冲突 第五章 女的历史视角 一、父向上之眼与母向下之眼 二、男人的中心眼睛和女子的中眼睛 三、历史的质在女子身上 第六章 通观美学与青春图式 一、曹雪芹的通观美学 二、女儿本体论 三、质美、美、神美、貌美 四、情痴、情毒、情悟第三辑 第七章 父与子的冲突 一、贾政的焦虑 二、正统与异端 三、世俗与精神 四、世界原则和宇宙原则 第八章 两种人生状态 一、人生的本与末 二、《好了歌》与大乘止观哲学 三淡栖居状态与诗意栖居状态 四、寻找澄明之境 第九章 关于第三类的讨论 一、“ 创教”课题 二、高于道德境界的类境界 三、第三类的假设 四、易信仰:审美代第四辑 第十章 红楼女的文化类型 一、林黛玉的庄禅文化投射 二、史湘云的名士文化投射 三、熙凤、探春的法家文化投射 四、文学文化大自在第五辑 第十一章 异端与荒诞意识 一、槛外人的异端内涵 二、反讽小手法与荒诞大范畴 三、《红楼梦》的荒诞哲学 四、曹雪芹的“ 槛外人”与加缪的“ 局外人” 第十二章 东西方两大文化景观曹雪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宝玉与 二、拯救与自救 三、返回苦难与苦难 四、宝玉、阿廖沙、梅什金附录 “ 红楼”真俗二谛的互补结构:答剑梅问 《红楼梦》方式:与剑梅的通信 不为点缀而为自救的讲述:原“ 红楼四书序后记:重新拥抱文学的幸福
摘要与插图
; ;;章
;;;;《红楼梦》阅读法门
;;;;一、学与悟的分野
;;;;梅:爸爸,趁你来探亲,我又在假期中,抓住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想和你讨论《红楼梦》。我的专业重心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是作为一个学人,如果缺少古典文学修养,那难以深厚,尤其是作为中国人,如果缺少对《红楼梦》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恐怕更是不行的。
;;;;复:你有这种认识,好。在讨论中,你多提点问题。《红楼梦)你应当“天天读”。坚持下去,天天有所悟,你会是一个真正的“文学中人”。你对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中国思维方式有兴趣,也应以《红楼梦》为基础去了解和深化。要离开《红楼梦》,要离开这一的宝藏。
;;;;梅:我读《红楼梦》,度过一个“玩”的少年阶段,到了海外,入“学’’的阶段,把它作为学问对象或学问参照对象。你这回提出“悟”的方式,对我触动很大。我提出的个问题是:“学”与“悟”是否可以结合?如何结合?
;;;;复:你的这个问题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提出了·少可以推到公元5世纪。诗人谢灵运,他死于公元433年。在这之前,他写过《辨宗论》,和当时的佛学大师竺道生所提出的‘‘顿悟成佛”“筌”,即鱼笼子,必须“忘筌取鱼”-方可言道。也是说.语言是牢笼,必须首先放下概念,去掉概念之隔,才能悟道。后来慧能的“不立文字”而“明心见”,也是这个意思。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谢灵运也信佛,他的意见和道生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他认为释迦牟尼的“道”不是靠顿悟赢得的,而是靠“学”、靠“积学”、靠“渐修,夫才得到。后来禅宗分化,南宗(慧能)与北宗(神秀)的分歧也在于此。北宗的观点与谢灵运相运的《辨宗论》,这部著作收入《大藏经》第五卷,你可以找来读读。他并不是简单的否定顿悟,而是认为中国的孔子恰恰侧重于顿悟.不同于释迦牟尼善于积学。他把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