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机遇的时代。消费趋势由升级到分级,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Z世代崛起,品牌面临着的挑战,新生品牌也拥有了快速崛起的机会。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装设计作为品牌产品的载体,越发凸显其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 本书由宏观到微观,探究品装设计在时代环境变化历程中的角色演变,以底层逻辑驱动创意思考。中间章节以人与物关系的视角,剖装设计的显、隐成本。以若干品为案例,结合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素,提出具备实战意义的“APDM”设计方法论。基于品牌的不同发展阶段,提装设计的系统解决方法,后探讨了中国语境下装设计的未来。 本书适合快消品行业背景的产品人、设计行业从业者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师生阅读。
目录
前言章 消费升级4.0时代,驱动变化的内核 一 品装设计1.0—4.0时代 1.品装设计1.0时代 2.品装设计2.0时代 3.品装设计3.0时代 4.品装设计4.0时代 二 为什么过去所向披靡的方法开始失效 1.的困惑 2.品牌端的变化 3.传播端的变化 4.渠道端的变化 5.工业化时代营销构建的购买决策失效 6.中国的消费文化形成章 商场即战场:品装设计的竞争 一 装赢得战争 二 装赢得市场 三 装保持沟通 1装的显成本和隐成本 隐成本之一装的传播成本 隐成本之二装的沟通成本 (1)信息表达结构混乱 (2)核心价值沟通失焦 (3)设计师或决策者的个人主观表达 2装设计如何保持沟通的 (1)“What-How-Why”方法论 (2装的左右脑思维,品牌与用户双项思维衡 (3)九宫格测试法第三章 消费分级下装设计策略 一 新场景新人群 二 围绕人的需求,构装决策力 1.企业增长与终端三要素解读 (1)人——消费者 (2)货——品牌、产品、价格 (3)场——销售场景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 3.“APDM”法则——构装决策力 三 竞争优势差异化 1.感官优势差异化主要由五个特构成 (1装规格差异化 (2)外观造型差异化 (3)材质工艺差异化 (4)色彩差异化 (5)图文沟通差异化 (6)体验优势差异化 案例研 VOSS水装设计突围 案例研 茶π vs.小茗同学,与对手显而易见的优势反向走 (1)圆形瓶 vs.方形瓶 (2)热缩套标 vs.贴标 (3)卡通IP vs.艺术插画 2.竞争优势的设计美学转化 (1)RedDot、iF双项奖酸奶果食 (2)Retastes冰淇淋第四章 装实战方法论 一 绝妙外形 1装的结构与外形在商业环境中效用的思考 2.ABSOLUT()伏特加—— 3.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切触动——统一 4.基于终端环境——用外形创新挖掘新机会 二 色彩占位 1.品类已存在品牌品牌的用色代表品类色彩 (1)常见的品牌已经培育起来的品类色彩 (2)构建差异化色彩,强化色彩与品牌及品类关联 2.品类无品牌,各品牌以默契联盟打造品类通用色彩 3.新品类,成品牌 案例研 加多宝、老吉色彩之争 案例研 从元气森林燃茶,看今天的消费者色彩接受度和市场培育趋势 三 文字力量 1.提高品牌辨识度和强化品牌个 2.提高信息沟通能力 3.契合消费者对品类特的直观联想 四 共情沟通 五 触感引擎 1.品装触感设计的三原则 (1)建立品牌识别或诠释品牌理念 (2)产品竞争优势的感官转化 (3)便于消费者体验的人关怀 2.材质与工艺 (1)玻璃 (2)纸张 (3)塑料 (4)金属 六 设计洞察对消费观念的启发与引导 1.酱香白装设计 2.蜡染丝装设计第五章 品牌发展阶段装设计解决方案 一 成熟品牌:保持品牌活力,避免品牌老化 1.过去的问题如何解决?必不可少装升级 (1)纯果乐升级的思考 (2)娃哈哈的创新思考 2.现在的问题如何应对?持续突破与创新 奥利奥在中国市场的突破与创新 二 成品牌:产品矩阵构建与品牌资产的群聚效应 案例分析 东鹏特装升级 三 新生品牌:品类突围和新品类 1.品类突围——体现特 2.新品——寻找支撑创新的感官价值 3.延展思考:鸡尾酒品类的快速崛起与落寞 4.品牌如何通装构建壁垒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品装未来 一 “国潮”热背后,是文化自信的回归和中国语境的形成 二 的中国语境下,依托文化共情挖掘创新产品策略和人需求 三 消费分级下装设计“人与物”的关系成为要点 四 装娱乐化与快设计兴起 五 装智能化的发程 1.智装的人关怀 2.智装的互动体验 六 环装不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