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税务机构改革和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变革,并借鉴公共行政范式对税收管理科学化的要求,从组织制度建设、税收风险管理模式、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税收信息监管四个方年来广东税务部门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广东要加强大企业税收经济和税源管理研究。其次,本书研究大企业税收经济情况括分区域、所有制类型和行业对广东大企业生产经营与纳税状行分析;分区域、税种和行业对广东制造业大企业税收负行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计量建模研究广东制造业大企业税负的经济效应、税收激励的政策效应;“营改增”对广东第三产业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盈利影响;研究广东大企业慈善捐赠的税负效应与财务绩效;评估并研究广东外资大企业撤资的税收与非税动因;对广东外资大企业转让定行定量研究和案例分析。后,本书对广东大企业税源管行研究括运用对数形式的前沿分析方法研究广东大企业的税源监控与税收征管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大企业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广东14家房地产大企业的税收风行实证评估。本书的研究得出一系列重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见解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于公共管理部门、成长中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章 广东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广东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广东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组织制度建设 三、广东创新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四、广东优化大企业纳税服务 五、广东加强大企业的税收信息监管 六、广东加强大企业税收经济和税源管理研究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企业税收负担的研究 二、企业税负经济效应的研究 三、企业税收优惠(激励)的研究 四、“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研究 五、“营改增”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的研究 六、外资企业撤资动因的研究 七、外资企业转让定价的研究 八、税收征管效率与税源监控的研究 九、企业税收风险评估的研究第三章 广东大企业生产经营与纳税分析 节 广东大企业分类分布体情况 节 广东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一、广东大企业盈利能力 二、广东大企业运营能力 三、广东大企业的偿债能力 四、广东大企业科技研发 五、广东大企业社会贡献 六、广东金融大企业经营状况 第三节 广东大企业纳税状况 一、广东大企业税收收入及其增长率 二、广东大企业税收负担率 三、广东大企业资产税收贡献率 第四节 研究结论 一、宏观面整体良好,微观处存在隐忧 二、制造行业潜力大,商业服务待扶持 三、民营企业发展快,国有企步慢 四、金融行业效益好,房地产业负债高 五、结构优化初见成效,供给侧改革要加强 六、珠三角区中心突出,粤东西北亟待发展 第五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纳税服务 二、加大制造业科技扶持,降低批发业成本 三、扶持民营企业,深化国企改革 四、房产企业去库存去杠杆,金融企业投资实体经济 五、落实减税降费,促供给侧改革 六、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第四章 广东制造业大企业税收负担第五章 广东制造业大企业税负的经济效应第六章 广东制造业大企业税收激励政策效应第七章 “营改增”对广东第三产业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盈利影响第八章 广东大企业慈善捐赠的税负效应与财务绩效第九章 广东外资大企业撤资的税收与非税动因第十章 广东外资大企业转让定价研究第十一章 广东大企业税源监控与税收征管效率第十二章 广东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评估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变化,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许多大企业不断成长起来,大企业不断扩展业务、扩大规模和跨国经营,给其税收管理带来挑战,实行专业化的大企业税收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应对这一挑战的基本手段。在发达国家,数量较少、规模很大的企业缴纳的税款占了税收收入的大部分,这些大企业能否依法纳税对税款征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规律也符合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二八定律:在任何事物中,起决定作用的只占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却是次要的。由于少数的税源贡献了大部分的税收,对于贡献了大部分税收的大企业应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保证税收收入的实现,这需要对大企业采取一种有效集中控制的专业化管理方法。另外,由于大企业往往具有经营多元化、业务复杂、涉税事务繁多行专业税收筹划的特点,使其在税法遵从上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也需要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和协调工作。
大企业税收管理也符合管理的一般规律理论,法国“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从管理的职能将管理定义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美国前管理学哈罗德·孔茨则认为,一些专门的控制方法没有改变管理控制的基本质和意义,但却可使控制工作更加集中,并有可能不断地改善控制工作的质量。为了对大企行专业化的集中管理,尽可能规避大企业存在的税收风险,许多国家通过成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把风险管理理论与客户理论引入税收领域,重组大企业税收管理业务流程,确立了新型税收征管模式,以大限度地规避税收流失风险。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
我国一直积极支持大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年)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渐型工业化道路,鼓励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党的报告(2012年)中指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的跨国公司。”党的十九大(2017年)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企业。”“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培育若干制造业集群。”十多年来,在中央政策鼓励下,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大企业迅速成长起来。与国外大企业相似,我国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范围广,大多跨国、跨区域经营,关联交易复杂且信息量大,应用信息科技手段从事管理,内部制度与程序统一,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强。在税收管理方面,大企业为了实现利益大化,常雇用中介机行税收筹划,但也有较隐蔽的人为操纵纳税现象发生。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企业转型升级,调结构和稳增长。同年,国局谢旭人局长撰文指出,要加强税收经济分析和企业纳税评估,提高税源管理。要深化税收经济分析,具括税负分析、税收弹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建立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坚持“人机结合”,提高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1]2008年,时任局长肖捷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以大企业和行业税收管理为突破口,大力专业化管理。积极开展科学、和个化的税收服务与管理。探索建立大企业涉税内控测试和风险评价机制。探索不同行业的税收管理方法,建立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逐步建立健全行业税收管理规范。同年,机构改革,组建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并且规定局定点联系企业,由大企业司统一对外,凡涉税事项,共的问题由大企业司统一答复,个的问题由大企业司分别征询相关司局意见后,具体答复服务对象,要做到一个“窗口”对外。2015年,局长军指出,大企业税收管理局的成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改革,需要勇于探索,攻坚克难。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改革,需要做好税收风险分析、行业专项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比较分析,为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