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单兵装备为主题,由相关领域爱好者和研究者撰写,通过专业的视角,为读者展示现代单兵装备的发展和变迁,为历史爱好者和军迷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参考,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参考意见。本辑分为四部分,李-恩菲尔德是1895年1956年英军的制式,亦是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广泛装备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印度等国家的军队;维克斯水冷式机枪在英国陆役了半个多世纪,维克斯气冷式机枪则在英国空军找到了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从维克斯-贝蒂尔机枪到维克斯K机枪的发展历程;铁拳和坦克手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德军步兵的反坦克,也对盟军的战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期文章将着重介绍这两种武器的装备和使用情况;M1956单兵装具是美军越战前期配发的装具,也曾被其他多个国家所仿制,本文由军品收藏家为读者介绍这种经典装具。
目录
恩菲尔德的杰作——二战英系发展史
李-恩菲尔德是1895年1956年英军的制式,亦是英联邦国家的制式装备,广泛装备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印度等国家的军队。
另辟蹊径——二战英国维克斯气冷机枪发展史
维克斯水冷式机枪在英国陆役了半个多世纪,维克斯气冷式机枪则在英国空军找到了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从维克斯-贝蒂尔机枪到维克斯K机枪的发展历程。
德军单兵反坦克装备1917-1945(下)
铁拳和坦克手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德军步兵的反坦克,也对盟军的战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期文章将着重介绍这两种武器的装备和使用情况。
M-1956承载装具系统
M1956单兵装具是美军越战前期配发的装具,相比二战时期的M1928/1936装具,M1956装具调整了固定方式,提升了安装/更换装备时的灵活。
摘要与插图
1816年,英国在伦敦北郊的恩菲尔德镇(Enfield)建立了一家小兵工厂,负责组装布朗·贝丝燧发枪,这家兵工厂后来发展成为英国的轻武器研发和生产中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号、3号和4号系列□□均被冠以“恩菲尔德”之名,成为英国及其他英联邦国家陆军的制式武器。; 1895年11月,李·恩菲尔德插入式弹匣□□问世,由于□初的李·恩菲尔德□□和李·麦特福德□□的全长都是1□57毫米,因此被非正式地统称为“李·恩菲尔德插入式弹匣长□□”。该枪在麦特福德□□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无□□□子弹相匹配的来复线和准星,并保留了麦特福德MarkⅡ□□使用的10发双排插入式弹匣。李·恩菲尔德弹匣□□缩写为“MLE”,该枪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军广泛装备的恩菲尔德短□□的直系祖先。; 布尔战争是大英帝入□0世纪后遇到的□□个棘手的问题,与以往殖民地战争中遇到的对手不同,这次英国要面对的荷兰□□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装备的毛瑟□□。虽然英军将多次战斗失利归结于战略和战术上的问题,但许多英军士兵认为,布尔人使用的毛瑟□□更加。吸取了经验教训后,英军于1903年列装的李·恩菲尔德□□,该枪长度缩短11□9毫米,采用5发桥夹装填、两次压弹装满弹匣,□□□具很容易调整归零。; 这种短□□早在1901年开始测试了,1903年被正式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缩写为S.M.L.E),简称为“李·恩菲尔德短□□”。与长□□相比,该枪的整体结构变化不大,只是枪管由原来的76□毫米缩短到640毫米,前木托与枪齐。恩菲尔德兵工厂于1903年开始正式生产李·恩菲尔德短□□MarkⅠ型。1904年,斯巴克布鲁克兵工厂、伯明翰轻武器制造公司(BSA)和伦敦轻武器制造公司(LSA)加入到李·恩菲尔德短□□的生产行列。 1906年,稍作的李·恩菲尔德短□□MarkⅠ*、MarkⅠ**和MarkⅠ***型(星号表示该型号改动较小)先后问世。在此期间,英国批准为原有的李氏长□□更换装为李·恩菲尔德短□□,这些装型被命名为“李·恩菲尔德短□□MarkⅡ”。1907年,恩菲尔德、BSA和LSA开始生产经一步的李·恩菲尔德短□□Mark Ⅲ型。1909年,印度伊沙普尔□□厂(Ishapore Rifle Factory,简称IRF)和澳大利亚的里斯高轻武器制造厂(Lithgow Small Arms Factory,简称LSAF)加入到Mark Ⅲ型□□的生产行列。; 李·恩菲尔德短□□曾经遭到英国保守派设计师和军官的非议,这些观念守旧的专理论研究而非调查实践得出结论:短□□对步兵来说尺太短,而由骑兵使用又偏长。他们甚认为李·恩菲尔德长□□可由一种采用毛瑟枪机的长□□代替。在这种意见的影响下,恩菲尔德厂研制出了的P14□□(即恩菲尔德3号□□),但李·恩菲尔德短□□仍然继续生产和,其中Mark Ⅲ型的产量□高。; 一战中,英军士兵发现李·恩菲尔德短□□Mark Ⅲ型制作精良、确、使用可靠、火力迅□、□作方便,一名受过正规训练的英军士兵可以达到15发/分均射速,甚30发/分的*快射速。战壕中的英军士兵以齐射方式连续射击时,冲锋的德国士兵往往感觉到机枪般的猛烈火力。1915年,为了增加产量,Mark Ⅲ型□□为设计简化的Mark Ⅲ*型。;
;
二战时期的恩菲尔德□□及其衍展; □0世纪初,英国□□一般采用制造厂商名称作为主型号名,子型号冠以“Mark + 罗马数字”。19□6年,英国兵工部门感到他们的武器命名方式太过混乱,有些用标记,有些用年号,因此决定采用阿拉伯数字统一命名制式轻武器,即“阿拉伯数字”号(主型号)+ Mark“罗马数字”(子型号)+后缀‘*’(意为标准型的型)。李·恩菲尔德弹匣短□□MarkⅡ型(缩写为S.M.L.E MkⅡ)根据19□6年命名规则被重新命名为“1号MarkⅡ型□□”(下文中改用此名称)。二战中,英军□□延续了这种命名规则,战后行了小幅调整,即以字母“L”和“A”分别替代“号”和“Mark”,如4号MarkⅠ型□□,按照战后重新命名规则应该改为L4A1□□。本文只讨论二战中英军及英联邦部队使用的制式□□,但所有相关制式英军□□都行分类。; □0世纪□0-30年代,1号□□仍然保持着量产和装备更新,恩菲尔德兵工厂了一系列李·恩菲尔德短□□括1号Mark Ⅳ型□□、□0世纪□0年代早中期设计定型、采用觇孔照门的1号Mark Ⅴ型□□,以及□0世纪□0年代后期设计采用重量型自动定位枪膛的1号Mark Ⅵ□□,这几款设计由于评审时间过长,一直未能正式投产,其中1号Mark Ⅵ□□稍加后成为二战期间的4号系列□□。; 直到1939年11月,英军才正式采用4号MarkⅠ□□作为新式单兵武器投入量产。由于二战初期英军在对德作战中装备损失巨大,4号MarkⅠ*简化型很快投入量产,与此同时,1号Mark Ⅲ与Mark Ⅲ*□□仍然持续生产,以补充损失并装备成立的部队。在对日作战中,由于1号和4号□□过长过重,并不适合丛林作战,恩菲尔德兵工厂基于4号□□专门设计了较短较轻的5号“丛林卡宾枪”,下发到东南亚战区的英联邦部队。澳大利亚方面也利用1号Mark Ⅲ□□改造出一款卡宾枪型,命名为6号卡宾枪,该枪在外形上与5号卡宾枪相似,但始终没有投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