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守常认为,《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现存早的兵书,素有“兵典”“武经”之称,其十三篇约六千字, 不是只讲“谋略”“战略”,而是对战争本质的深刻反思结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治军原则,在世界军事占有突出的地位。 《孙子兵法》的精神是学会欣赏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在“敌”“友”的二元选择,应是用“叩其两端而执中”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和选择,能给人以触类旁通的智慧。 《孙子兵法》主张尽量不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存亡问题,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人本”观念的重要体现。《孙子兵法》内在的逻辑本质是“屈人之兵而非战”。从格局上讲,《孙子兵法》是“道”,《三十六计》是“术”;所以,借鉴学子兵法》,只关注“谋略”“诈道”,而全然不解《孙子兵法》中所强调的道德关怀和人本精神,那是把《孙子兵法》庸俗化了。 综上,守常“品”孙子兵法,多维度多视角地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在人文关怀、道德关怀与哲学智慧。
目录
**篇 孙子和兵家 一、兵圣孙武 二、兵家源流篇 《孙子兵法》的文化解读 一、看得见的文化传承 二、《孙子兵法》中的大智慧第三篇 《孙子兵法》的实战运用 一、《孙子兵法》在历代战争中的借鉴与运用 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第四篇 《孙子兵法》注译 一、始计篇 二、作战篇 三、谋攻篇 四、军形篇 五、兵势篇 六、虚实篇 七、军争篇 八、九变篇 九、行军篇 十、地形篇 十一、九地篇 十二、火攻篇 十三、用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