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域下中国文化的化传播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的强大来自其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及文化力等诸多要素,但归根到底源于文化力,其中,传播力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由此立论,从文化强国入手,阐述文化强国的内涵与要素,梳理文化强国的历史嬗变以及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根据世界文化发展特征与态势,提出中国文化传播的化策略。本书阐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历程中的价值与贡献,提出在新的局势下,如何向世界传达中国故事与声音,让世界人民更多了解、欣赏中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贡献新的力量。 本书适合中国文化爱好者及相关研究者阅读。

目录

章 文化强国概述 一、文化强国及战略的含义 二、文化强国的核心要素章 “文化强国”的历史嬗变:“华夏化”到“全球化” 一、汉唐中国:创建了历的“汉文化圈” 二、宋元中国:打通了中欧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三、明清中国:开启了中国文化“启蒙西方”的时代 四代中国:告别文化迷茫、开启文化复兴的时代 五、现代中国:走向世界、融人全球的文化时代第三章 “文化强国”战略的历史 一、文化强国战略的奠基阶段 二、文化强国战略的形成阶段 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升阶段第四章 “文化强国”核心要素的构建 一、增强文化凝聚力 二、提高文化生产力 三、提升文化竞争力 四、培育文化扬弃力 五、提高文化传播力第五章 中国品牌文化及其化交流与传播 一、儒家哲学智慧及其在海外的交流与传播 二、道家哲学智慧及其在海外的交流与传播 三、兵家哲学智慧及其在海外的交流与传播第六章 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概况 二、东亚地区的“汉文化圈” 三、东南亚地区的文化特征及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四、中亚地区的文化特征及中国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第七章 世界文化发展特征与发展态势 一、文化的民族与世界的统一 二、文化的多样化与全球化的统一 三、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密切融合 四、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微”文化第八章 中国文化传播的化策略 一、在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实施整体发展与协调战略 二、在企业层面,注重科技元素在产品创新中的融合。实现文化品牌向文化的升华 三、在文化外交层面,争取主动,提升舆论引导力 四、在人才建设层面,打造一大批既精通文化产业发展又通晓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五、在文化传播层面,采取“四步走”战略:本地化→本土化→区域化→全球化 六、在传播区域层面,做到外外有别 七、在文化遗产层面,加强“非遗”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化 八、在借鉴层面,学鉴日本的文化发展战略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章文化强国概述

“文化强国”,顾名思义,是让文化成为强大国家的力量。这个“强大”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含国内的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军事强盛、人民幸福安康和谐,含上的强大——地位高、话语权强、形象好。具体来说体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文化能够使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大,使这个国家政治地位高、军事实力强、经济发展快、科技发达;二是文化能够塑造国民素质,使民众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使民众对自身文是感到自信和自豪;三是文化能够使一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竞争力之,文化是强国的源泉与动力。

一、文化强国及战略的含义

(一)文化强国的含义

“文化强国括两个方面,一曰“文化”,二曰“强国”。

“文化”即以“文”化“人”,强调文化的教能。从词源学上看,“文”通“纹”,即纹理、花纹之意。《周易》:“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错画也,象交文。”两者皆指线条与色彩交错的纹理,是客观事物给予人的直观视觉印象。“化”通“花”,指色彩艳丽、变化多端的花朵,引申为变易、生成、造化,后再引申为教化、培育、改造之意。正如《说文解字》所言:“化,教行也。”文与化的使用较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易经》里的“天文”与“人文”是一对概念。这里的“天文”指的是天之运行之理,即天道;“人文”指的是人的行为举止之理,即人道。西汉时期,“文”与“化”才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外悠”(《文选·补之诗》)。在西方,“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为农业耕种和作物栽培,后引申为道德、心智的培养。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角度与理解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文化起源的差异,但在后来的引申之意中却殊途同归,都是指对人的精神思想方面产生教化改造的东西。当然,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难以形成统一的阐释,主要是因为文化涉及的范围大、层面多、角度广,理解自然不一样了。

文化能够强国源于其文化力,即文化能够作用于其他对象,并使对象发生改变。文化力既是一种软实力,其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生产力、竞争力、扬弃力以及传播力等方面,但也可以形成硬实力,其主要表现在文化可以通过产业创造产值和通过教育提升科学与技术并通过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等方面。文化力还可以通过更间接的传导创造出硬实力,比如,文化可以通过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驱动国家或社会制定更的发展战略,实行更的管理制度、采用更的治理手段等提率与生产力,从而经济发展以及节约社会成本之,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紧密的当今时代,文化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血液,融入社会结构的每一个细胞,时时刻刻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能量与动力。

(二)战略的含义

“战略”的概念由来已久,“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方略”,古时称为“谋、庙算、韬略、方略”。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早运用“战略行全局筹划的著作。在《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里的“谋”与“庙算”是指运筹帷幄的“谋略”,即“战略”。

“战略”一词,在中国早见于西晋初史学家司马彪所著《战略》一书,后屡见于《三国志》《廿一史战略考》等史籍中。这时的战略含义较为广泛,含今天的术语含义,含意义更为狭窄的战术、策略之意。现在的“战略”一词的含义来源于19世纪末的日语借词,将西方的“strategy”翻译为“战略”,由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之后便在中国使用。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问……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