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中收录的文字,是作者过去十余年所撰写的有关汉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以及汉语教育学科建设、文化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讲义和案例,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对汉语教育学及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认识历程。在汉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汉语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具有的学术参考价值。全书内容分为“汉语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篇”“中华文化传播篇”“案例篇”三部分。共16篇文章,其中4篇文章属于案例分析,其余为学术论文。
目录
汉语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篇
时代背景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定位
汉语教育硕士培养与汉语教育的本土化
浅议汉语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中华文化传播篇
汉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
——借鉴传播学和传播史的分析
浅议汉语教师文化传播能力培训
关于汉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于文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缘”与“缘分”的文化意义
略谈对外汉语词语文化意义教学
——以“人情”与“人情味”为例·
汉语教育硕士中国国情知识要求与培养模式
敏感话题的处理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前路
案例篇
谈提高本科留学生的入学门槛
“新四大发明”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价值和启示
“四大发明”的话语和符号价值
从符号到概念的中国认知
摘要与插图
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在中国大陆日益受到重视,并在事实上拥有了学科的地位。这一学科先是被称为“对外汉语教学”,2007年以后,“汉语教育”逐步取代“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新的学科名称。
从对外汉语教学建立之日起,有关其学科建设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直今日,有关这一学科的定位和归属的讨论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又随着一些新情况的出现而变得热烈起来。这种局面的出现,与这一学科建立、发展的特殊经历及其特殊质是分不开的。
一、学科定位与发展的困惑
在学科建设历史超过四十年,作为学科的地位被、学术界等各方面承认超过三十年之后,汉语教育虽然已经作为本科专入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①,却今仍未出现在对学科建设意义为重要的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8年)》②中。这意味着汉语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学术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中缺乏直接对应的学科,需要挂靠在其他学科之下,这导致汉语教育在学科建设中处于极大的资源劣势,这无疑是阻碍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仅如此,自从对外汉语教学改名为汉语教育后,关于这一学科到底应定位在哪个上位学科之下的讨论和争议陡然升级,出现了应归属于“语言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学科”等不同意见,使得学科发展方向的不确定增多。而官方文件中的一些专业定位,则增加了汉语教育界在自己的学科定位问题上的焦虑和不安:
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汉语教育”(代码050103)归属于“文学”(代码05)门类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pan>)。
在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汉语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代码是0453,明显是归类于“教育学”(代码04)一级学科下位。
2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增加了二十个指标,用于招收汉语教育方向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承担了首批招生任务。
从1978年恢复建设以来,经过努力,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育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完整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承担人才培养的主要部门是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门或各高校的文学院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语言研究部门,依托的主要是语言文学类学科。从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门的从业人员构成上来看,也是以语言学科出身者为多。语言专业出身为主,辅以文学、历史、外语等其他文科专业出身者,是目前各汉语门师资构成的基本模式。但汉语教育现在的本、硕、博三级培养中,硕士培养阶段的汉语教育专业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的汉语教育专业博士均被归类教育学学科下位,考虑到汉语教育事业的现状——这两种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培养在汉语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位办和在专业、学科划定方面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我们面前。汉语教育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未来向何处去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