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的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研究

价格 11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了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合理、价值和影响。在学理上,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的角度分析了善恶报应思想所蕴含的道德知识与认知、道德与幸福、工具理与价值理、自利与利人、自律与他律等伦理学基本问题。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中梳理儒家、道教、佛教、民间信仰中善恶报应思想的内容、价值、特征以及区别和联系;探讨传统善恶报应思想的本体论建构、面向、世俗化形态、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在文学作品中传播普及的过程。在传统善恶报应思想中,关于道德因果律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相互适应,深刻影响了传统社会的面貌。

目录

前言章 善恶报应及其信仰的认识论基础 一 善恶报应中道德及报应规律的真理 二 善恶报应与直觉 三 善恶报应信仰合乎人的理 四 善恶报应信仰与情感 五 信念伦理与信仰锁定 六 善恶报应信仰中的“真”与“善”问题章 善恶报应的合理 一 善恶报应中的因果规律及其伦理蕴涵 二 善恶报应中的利己与利人 三 善恶报应中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四 善恶报应中的公正 五 善恶报应中的道德与幸福 六 善恶报应中的道德 七 善恶报应的影响 八 善恶报应面临的质疑第三章 反馈之美:从系统论的视角看善恶报应的必要和重要 一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善恶报应中的反馈 二 反馈的必要 三 反馈的重要 四 奖励的作用 五 惩罚的作用 六 善恶报应反馈与控制论 七 对奖励和惩罚的质疑第四章 儒家的善恶报应思想 一 儒家的善恶报应内容 二 儒家善恶报应的 三 道德的 四 的信仰 五 儒家报应思想中的人论 六 儒家善恶报应思想的特点 七 儒家善恶报应思想存在的问题第五章 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 一 道教中善恶报应的内容 二 道教中的承负观念 三 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道教报应 四 道教中“道”与“术”的关系 五 与儒家善恶报应思想的不同 六 与佛教善恶报应的区别 七 与民间信仰中善恶报应的关系 八 道教善恶报应的特点第六章 佛教的善恶报应思想 一 佛教中善恶报应的内容 二 佛教报应的儒家道德化 三 佛教修行方式的道德化 四 佛教报应的世俗化 五 佛教善恶报应的特点 六 佛教与民间信仰中的善恶报应第七章 民间的善恶报应信仰 一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的内容 二 鬼神的道德化 三 运动与道德神话 四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利和世俗 五 信仰的程度 六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与 七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的作用 八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的思维方式 九 民间善恶报应信仰中的问题及回应第八章 文学作品中的善恶报应思想——以《三言》为例 一 童话般的叙事伦理 二 叙事的世俗 三 叙事中的教化 四 善恶报应与命运观 五 价值和影响第九章 大小传统融会下的善恶报应思想——以《阅微堂笔记》为例 一 善恶报应的道德叙事 二 大小传统的融会 三 可改变的命运 四 传统信仰的大全 五 叙事模式第十章 善恶报应思想影响下的诗正义 一 传统文化中的诗正义 二 诗正义中的命运观 三 诗正义下的正剧及悲剧的缺席 四 诗正义的渊源 五 诗正义的影响第十一章 传统善恶报应信仰与共同体 一 传统善恶报应信仰对信仰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的造 二 传统善恶报应信仰对道德共同体的成 三 传统善恶报应信仰对家庭共同体的巩固 四 传统善恶报应信仰对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的 五 国家政权共同体对善恶报应信仰的引导和管控 六 善恶报应信仰中的集体记忆对共同体的巩固和强化 七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共同体意识及共同体的形成、稳固和发展第十二章 善恶报应的制度建构 一 我国历与善恶报应有关的制度 二 善恶报应制度建构的必要 三 制度对人的塑造 四 善恶报应制度建构的道德基础 五 制度建构的有效 六 善恶报应制度的内容 七 其他制度对道德及道德制度建设的作用 八 道德制度建构的技术支持 九 制度与自由 十 道德制度中有无真正的道德?结语参考文献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