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系志:中西部卷:卷:Xinjiang

价格 39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中国土系志·卷》在对区域概况和主要土壤类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行了土壤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基层分类单元(土族土系)的鉴定和划分。本书的上篇论述的区域概况、成土因素、成土过程、诊断层和诊断特、土壤分类的发展以及本次土系调查的概况;下篇介绍建立的典型土系,内括每个土系所属的分类单元、分布与环境条件、土系特征与变幅、对比土系、利用能综述、参比土种、代表单个土体以及相应的理化质。 本书的主要读者为从事与土壤学相关的学科括农业、环境、生态和自然地理等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以及从事土壤与环境调查的部门和科研机构人员。

目录

丛书序一丛书序二丛书前言前言上篇 论 第1章 维吾尔自治区概况与成土因素 1.1 区域概况 1.2 成土因素 1.2.1 气候 1.2.2 地质与地貌 1.2.3 母质 1.2.4 生物 1.2.5 水文 1.2.6 人为活动 第2章 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形成过程 2.1 荒漠化过程 2.2 灌淤过程 2.3 耕种熟化过程 2.4 有机质的累积过程 2.5 钙的淋溶淀积过程 第3章 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分类 3.1 维吾尔自治区土壤分类历史沿革 3.1.1 美国马伯特分类阶段(1930~1952年) 3.1.2 苏联土壤发生学分类阶段(1953~1957年) 3.1.3 次土壤普查分类阶段(1958~1960年) 3.1.4 次土壤普查分类阶段(1979~1985年) 3.1.5 土壤系统分类阶段(1984年今) 3.2 维吾尔自治区土壤系统分类 3.2.1 土壤分类特点 3.2.2 土壤分类体系 3.3 诊断层与诊断特 3.3.1 诊断层 3.3.2 诊断特 3.4 土族与土系 3.4.1 土族 3.4.2 土系 3.5 维吾尔自治区土系调查与建立 3.5.1 主要目标 3.5.2 过程与规范 3.5.3 土系 3.6 土壤分类参比 3.6.1 分似参比 3.6.2 基层分似参比下篇 区域典型土系 第4章 人为土 4.1 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 4.1.1 温宿系(Wensu Serier/> 4.2 石灰肥熟旱耕人为土 4.2.1 托格拉克系(Tuogelake Serier/> 4.3 斑纹灌淤旱耕人为土 4.3.1 莎车系(Shache Serier/> 4.4 普通土垫旱耕人为土 4.4.1 北五岔北系(Beiwuchabei Serier/> 第5章 干旱土 5.1 普通钙积寒干旱土 5.1.1 塔什库尔干系(Tashiku'ergan Serier/> 5.2 普通钙积正常干旱土 5.2.1 哈萨克系(Hasake Serier/> 5.3 磐状盐积正常干旱土 5.3.1 淖毛湖系(Naomaohu Serier/> 5.4 普通盐积正常干旱土 5.4.1 吾塔木乡北系(Wutamuxiangbei Serier/> 5.5 石质石膏正常干旱土 5.5.1 泽普系(Zepu Serier/> 5.6 斑纹石膏正常干旱土 5.6.1 南湖乡系(Nanhuxiang Serier/> 5.7 普通石膏正常干旱土 5.7.1 海福系(Haifu Serier/> 5.7.2 南湖系(Nanhu Serier/> 5.8 普通简育正常干旱土 5.8.1 天山直属系(Tianshanzhishu Serier/> 5.8.2 苇子峡系(Weizixia Serier/> 5.8.3 五家渠系(Wujiaqu Serier/> 第6章 盐成土 6.1 弱盐简育碱积盐成土 6.1.1 大石头系(Daou Serier/> 6.2 洪积干旱正常盐成土 6.2.1 阿拉尔系(Ala'er Serier/> 6.3 石膏干旱正常盐成土 6.3.1 艾丁湖系(Aidinghu Serier/> 6.3.2 陶家宫系(Taojiagong Serier/> 6.3.3 三堡系(Sanbao Serier/> 6.3.4 迪坎儿系(Dikan'er Serier/> 6.4 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 6.4.1 塔里木系(Talimu Serier/> 6.4.2 大泉湾系(Daquanwan Serier/> 6.4.3 若羌系(Ruoqiang Serier/> 6.5 结壳潮湿正常盐成土 6.5.1 瓦石峡系(Washixia Serier/> 6.5.2 艾丁湖底系(Aidinghudi Serier/> 6.6 潜育潮湿正常盐成土 6.6.1 恰特喀勒系(Qiatekale Serier/> 第7章 潜育土 7.1 弱盐暗沃正常潜育土 7.1.1 博湖系(Bohu Serier/> 7.2 石灰简育正常潜育土 7.2.1 石头城系(Shitoucheng Serier/> 第8章 均腐土 8.1 钙积暗沃干润均腐土 8.1.1 开斯克八系(Kaisikebaserier/> 8.2 普通钙积干润均腐土 8.2.1 农七队系(Nongqidui Serier/> 8.3 普通简育湿润均腐土 8.3.1 龙池系(Longchi Serier/> 第9章 雏形土 9.1 钙积毡寒冻雏形土 9.1.1 巴音布鲁克系(Bayinbuluke Serier/> 9.2 石灰毡寒冻雏形土 9.2.1 古龙沟系(Gulonggou Serier/> 9.3 钙积简育寒冻雏形土 9.3.1 大河系(Dahe Serier/> 9.3.2 和静系(Hg Serier/> 9.4 石灰简育寒冻雏形土 9.4.1 红其拉甫山系(Hongqilafushan Serier/> 9.5 弱盐淡色潮湿雏形土 9.5.1 精河系(Jinghe Serier/> 9.6 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 9.6.1 察布查尔锡伯系(Chabucha'erxibo Serier/> 9.6.2 老台系(Laotai Serier/> 9.6.3 东地系(Dongdi Serier/> 9.6.4 油坊庄系(Youfanng Serier/> 9.6.5 愉群翁系(Yuqunweng Serier/> 9.7 普通淡色潮湿雏形土 9.7.1 切木尔切克系(Qiemu'erqieke Serier/> 9.8 钙积灌淤干润雏形土 9.8.1 库西艾日克系(Kuxi'airike Serier/> 9.8.2 门莫墩系(Menmodun Serier/> 9.9 弱盐灌淤干润雏形土 9.9.1 托喀依系(Tuokayi Serier/> 9.10 斑纹灌淤干润雏形土 9.10.1 四十里城子系(Sishilichengzi Serier/> 9.10.2 沙雅系(Shaya Serier/> 9.11 普通灌淤干润雏形土 9.11.1 查尔系(Cha'er Serier/> 9.11.2 皇宫南系(Huanggongnan Serier/> 9.11.3 南五宫系(Nanwugong Serier/> 9.11.4 察布查尔系(Chabucha'er Serier/> 9.12 石灰底锈干润雏形土 9.12.1 新和系(Xinhe Serier/> 9.12.2 卡拉欧依系(Kala'ouyi Serier/> 9.12.3 西上湖系(Xishanghu Serier/> 9.12.4 农四连系(Nongsilian Serier/> 9.12.5 克拉玛依系(Kelamayi Serier/> 9.12.6 哈尔莫墩系(Ha'ermodun Serier/> 9.12.7 尉犁系(Yuli Serier/> 9.12.8 托克逊系(Tuokexun Serier/> 9.12.9 撒吾系(Sawu Serier/> 9.12.10 博乐系(Bole Serier/> 9.12.11 茫丁系(Mangding Serier/> 9.12.12 红星牧场系(Hongxingmuchang Serier/> 9.12.13 陕西工系(Shanxigong Serier/> 9.12.14 阔克布喀系(Kuokebuka Serier/> 9.12.15 莫索湾系(Mosuowan Serier/> 9.12.16 海纳洪系(Hainahong Serier/> 9.12.17 吾塔木系(Wutamu Serier/> 9.13 普通底锈干润雏形土 9.13.1 阿克阿热勒系(Ake'arele Serier/> 9.14 钙积暗沃干润雏形土 9.14.1 洪纳海系(Hongnahai Serier/> 9.14.2 尼勒克系(Nileke Serier/> 9.15 普通暗沃干润雏形土 9.15.1 兰州湾系(Lanzhouwan Serier/> 9.16 钙积简育干润雏形土 9.16.1 玛纳斯系(Manasi Serier/> 9.16.2 拉格托格系(Lagetuoge Serier/> 9.16.3 吉木萨尔系(Jimusa'er Serier/> 9.16.4 南闸系(Nanzha Serier/> 9.16.5 新源系(Xinyuan Serier/> 9.16.6 郝家庄系(Haojing Serier/> 9.16.7 农六连系(Nong Serier/> 9.16.8 照壁山系(Zhaobishan Serier/> 9.16.9 库玛克系(Kumake Serier/> 9.16.10 城关系(Chengguan Serier/> 9.16.11 克尔古提系(Ke'erguti Serier/> 9.16.12 额郊系(Ejiao Serier/> 9.16.13 甘泉系(Ganquan Serier/> 9.16.14 阿西尔系(Axi'er Serier/> 9.16.15 额敏系(Emin Serier/> 9.16.16 恰合吉系(Qiaheji Serier/> 9.16.17 五里系(Wuli Serier/> 9.16.18 伊宁系(Yining Serier/> 9.16.19 焉耆系(Yanqi Serier/> 9.16.20 二道河子系(Erdaohezi Serier/> 9.16.21 塔城系(Tacheng Serier/> 9.16.22 白碱滩系(Baijiantan Serier/> 9.16.23 阿勒泰系(Aletai Serier/> 9.16.24 英吾斯塘系(Yingwusitang Serier/> 9.17 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 9.17.1 塔什系(Tashi Serier/> 9.17.2 新地系(Xindi Serier/> 9.17.3 木垒系(Mulei Serier/> 9.17.4 东城口系(Dongchengkou Serier/> 9.17.5 北五岔系(Beiwucha Serier/> 9.17.6 头湖系(Baotouhu Serier/> 9.17.7 下吐鲁番于孜系(Xiatulufanyuzi Serier/> 9.17.8 阿苇滩系(Aweitan Serier/> 9.17.9 西大沟系(Xidagou Serier/> 9.17.10 呼图壁系(Hutubi Serier/> 9.17.11 泉水地系(Quanshuidi Serier/> 9.17.12 吉拉系(Jila Serier/> 9.17.13 大南沟系(Danangou Serier/> 9.17.14 新沟系(Xingou Serier/> 9.17.15 头屯河系(Toutunhe Serier/> 9.17.16 福海系(Fuhai Serier/> 9.17.17 沙湾系(Shawan Serier/> 9.17.18 奎屯系(Kuitun Serier/> 9.17.19 巴热提买里系(Baretii Serier/> 9.17.20 农八师系(Nongbashi Serier/> 9.17.21 乌兰乌苏系(Wulanwusu Serier/> 9.17.22 十九户系(Shijiuhu Serier/> 9.17.23 二十里店系(Ershilidian Serier/> 9.17.24 和庄系(Hng Serier/> 9.17.25 龙河系(Longhe Serier/> 9.17.26 二畦系(Erqi Serier/> 9.17.27 霍城系(Huocheng Serier/> 9.17.28 果子沟系(Guo Serier/> 9.17.29 胡地亚系(Hudiya Serier/> 9.17.30 福海南系(Fuhainan Serier/> 9.17.31 额尔齐斯系(E'erqisi Serier/> 9.17.32 北屯系(Beitun Serier/> 第10章 新成土 10.1 普通干旱砂质新成土 10.1.1 巴夏克其系(Baxiakeqi Serier/> 10.2 普通干旱冲积新成土 10.2.1 木吾塔系(Muwuta Serier/> 10.3 石灰红色正常新成土 10.3.1 阿克陶系(Aketao Serier/> 10.4 石灰干旱正常新成土 10.4.1 古尔班系(Gu'erban Serier/>参考文献索引

摘要与插图

上篇论
  第1章 维吾尔自治区概况与成土因素
  1.1 区域概况
  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34°25′N~48°10′N和73°40′E~96°18′E之间,周边与阿富汗、印度、蒙古、巴基、塔吉克、吉尔吉、哈萨克、俄罗斯八国接壤,在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陆地面积*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166.49万 km2约占中国陆面积的六分之一,其原面积为84.45万 km2占自治面积的50.7%,。原中分布着约42.2万 km2的沙漠、20.8万 km2的戈壁和7.,07万 km2的绿洲,它们分别原面积的50.0%、24.6%、8.4%。
  的大地貌轮廓为“三山夹两盆”(图1-1),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中部,把分为南北两半,天山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天山北部是准噶尔盆地。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把哈密、吐鲁番盆地称为东疆。的*低点吐鲁番艾丁湖底比面低154.31 m,也是中国的陆地*低点。*高点乔戈里峰位于中国与巴基两国边境,海拔8611 m。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6°16.8′N,86°40.2′E)是大陆距离海洋*远的地方,距离的海岸线2648 km(直线距离)。
  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四周距海遥远,加之北、西、南三面为高山所环抱,很难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干旱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均降水量为171 mm,只为全国均降水量的23%。降水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占全疆降水量84.3%的山地是荒漠区中的湿岛,成为该区地表径流的形成区,孕育了大小河流570余条,年地表水资源量793×108 m3括境外流入的水量径流量884×108 m3,占全径流量的3%。
  物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甜菜、叶、药材等,其中棉花尤以质优而闻名全国。且素有“瓜果之乡”之称,常见的瓜果有葡萄、、西瓜、香梨、苹果、红枣、核桃、巴旦杏、石榴等。的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北疆和南疆各有不同的野生动物共500多种。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非金属矿等蕴藏丰富。
  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问题以来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民用航空、输油气管道等四种运输方式相配合,内联区内各地区(州、市)和县(区、市),外联国内西、中、东部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综合运输网络。截2017年底,全疆公路通里程达到185338 km,其中高速公路4316 km,一级公路1302 km。自治区所在地乌鲁木齐到各地区(州、市)都已实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连接,全疆105个县(区、市)通柏油路。全疆铁路营运里程6244 km。
  图1-1 卫星影像图
  2017年,全区辖有14个地级行政单位,其括5个自治州、5个地区、4个地级市和105个县(区、市)人口2444.67万人。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14个师,178个农牧团场;辖区面积700.06万公顷,耕地124.77万公顷人口300.53万人。在这块“”上,拥有512.31万公顷耕地,1000多万公顷可垦荒地。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2 成土因素
  1.2.1 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影响着土壤中矿物质、有机碳的合成转化及其产物的迁移过程。所以,气候是直接和间接影响土壤形成过程、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在气候因素中,气温、热量、土温、降水、蒸发与湿度以及灾害天气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地处亚欧内陆,四周高山阻隔,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 h),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均降水量为171 mm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多于南疆。*冷月(1月),准噶尔盆地均气温低于–20℃,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低气温曾达–51.5℃,是全国*冷的地区之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均气温超过33℃,*高气温曾达49.6℃,居全国之冠。
  1.气温、热量与土温
  年日照时数为2500~3500 h,日照百分率变幅在60%~80%。太阳辐量全年为544~649 kJ/cm2,仅次于青藏高原。年光合有效辐射能为251~314 kJ/cm2,在全国主要农业区中居首位。
  原地区均气温为4~14℃,其中北疆4~9℃,南疆9~12℃,吐鲁番盆地高达14℃,除北疆北部略低外,其他地区都或高于我国同纬度地区,见图1-2。均气温≥10℃的年积温:阿勒泰、塔城和伊犁河谷东部为2500~3000℃,伊犁河谷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南部多为3000~3600℃,塔里木盆地多在4000℃以上,吐鲁番盆地高达5000℃以上。无霜期北疆为140~185天,南疆为180~220天,其中市高达242天。
  若按积温等级划分的农业气候带,从南到北可划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从盆地到山区也同样可划出这三个带。吐鲁番盆地的热量资源已达到亚热带的。由于大陆气候强烈,全疆生长季节的积温除喀什外,其他地区均属不稳定型,年际之间在600℃的范围内变动,无霜期年际变化也很大。北疆多数地区的霜期与多均无霜期之间,相差1~1.5个月,*多达2个月。
  气候的大陆特点还突出地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月变化及日变化上。全疆各地气温年较差多在30~40℃,准噶尔盆地南缘高达45℃。*高气温北疆为37~40℃,南疆多数地区超过40℃,吐鲁番甚高达49.6℃,是全国夏季*热的地方。*低气温南疆多在–32~–23℃,北疆几乎都在–35℃以下,准噶尔盆地北部及中心低于–40℃,富蕴县境内的可可托海曾达–51.5℃,是全国冬季*冷的地方之一。全疆春秋季节气温升降均很迅速。3~5月均气温北疆上升13~19℃,南疆上升11~15℃;8~10均气温北疆下降15℃左右,南疆下降12℃左右。7月均气温北疆一般为20~25℃,艾比湖克拉玛依一带可达28℃;南疆一般为25~27℃,吐鲁番盆地达33℃,比同纬度的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及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都高。1月均气温北疆为–23~–10℃,南疆为–14~–5℃,吐鲁番盆地为–18~–9℃。全疆各地昼夜温差比我国同纬度地区都大。年均日较差北疆为12~14℃,南疆为13~16℃,山区也多在10℃左右。据民丰县安得河气象站记载,1962年12月26日气温日较差曾达35.1℃,为全国的*大值。
  图1-2 均气温分布图
  2.降水、蒸发与湿度
  地区均降水量约171 mm,且分布很不均匀。从地理分布(图1-3)看:①山区多原。山均降水量大于200 mm,原高3倍。其中天山山区、准噶尔西部山区和阿尔泰山区的年降水量达500 mm左右(天山西部的巩乃斯林场高达840 mm),原多2~5倍。②北疆多于南疆。均降水量北疆在100~200 mm,南疆则小于100 mm,其中南疆东南部的且末、若羌不足20 mm。③西部多于东部。西部伊犁河谷年均降水量417 mm左右,比东疆的哈密、吐鲁番地区多6~20倍。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年降水量不到7 mm,*少年份仅为0.5 mm。此外,由于出现降水天气时,云系一般由北、西北或西向南、东南或东移动,因而山地的西坡降水量常较东坡大,北坡又比南坡多。如准噶尔西部山地迎风坡的塔城盆地,年均降水量为250~300 mm,而其背风的和布克赛尔地区不足150 mm。天山北坡的小渠子、天池一带,年降水量500~600 mm,而南坡的巴伦台不到200 mm。降水的时间分布也很不均匀。山区降水多集中在5~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其中天山山区高达70%以上原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因地而异。北疆西部和伊犁河谷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春夏两季各占全年降水量的30%,冬季略少;准噶尔盆地多集中在春夏两季,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南疆西部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0%,夏季次之,冬季*少;南疆其他地区和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0%~70%,冬季不到10%。……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