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界和教育界关注跨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同时逐步开始高校课程建设,本书正是这方面的成果,主要特点如下:一是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阐释中国跨文化理论资源和中国文化元素,指出跨文化研究与中国传统国学、语言文字学、民俗学、艺术学、科技史学等交叉研究的必要;二是从中国跨文化研究的思潮中梳理理论聚焦点与方法。 本书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共同展现了中国在世界现代程中提升中国文化自觉和跨文化互鉴的40年,为从事跨文化教学和有志于投身跨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提供基础而前沿的学术视野,帮助年轻一代深入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精神的深层结构中去,观察自我文明,提升文化自信,投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目录
章 跨文化研究思潮的形成 当前中西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可能趋势 跨文化研究思潮在中国的形成与面向 ——兼论汤一介对跨文化研究的三个观点 是多元现代还是现代的多元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的跨文化与跨主体关照 跨文化宣言章 跨文化的思想汇聚与理论源流 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古代中国社会生产真正的特殊 全球化的本土化与文化传承 ——还中国哲学以本来面目 何谓“跨文化态度” 方法与阅读 ——弗朗索瓦·于连与阐释中国哲学 论多元文化:语言的差异 ——思想的资源,或如何酝酿未来的对话 诗的宇宙而上:非写不知与话语的召唤 纵观西方科学发展:一个传统,两次 “自然哲学”和科学的观念 ——从《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谈起第三章 跨文化对话 谈中西文化的互补 ——汤一介先生与汪德迈先生的对话 儒家伦理与文明对话 儒家诠释学:道德与本体 异质文化的对话 ——以《庄子》为核心 跨文化对话论第四章 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我之汉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文化相异个案研究的多重空间 文化转场与人文科学史 跨文化主义的范式变化 西方概念史引言 跨文化研究如何“跨”? 深化启蒙 ——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 思想史研究:方法、目的与地位第五章 跨文化研究的个案 读汪德迈《中国教给我们什么?》 我的学术生涯 我研究中国文明的路径与方法 托尔斯泰与中国思想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儒学的现代意义 对新轴心时代的展望和文明对话的戒律 ——以思想史的视角理解我们时代的挑战 把文本变成自己的 恰当阅读中国哲学之反思 欧洲文明的复杂 ——读莫兰的《欧洲的文化与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