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科史、教育史研究的新角度切入,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从档案等原始文献史料入手,在清季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制度变动中,厘清农学代中国的起源、流变的脉络及在此过程中遭遇的困境而考察农学从知识走向制度的转变,探究晚清农学困境的深层次成因。通过对与农学有关的文本有实践争论的分析一步探代农学与社会沿革及制度变迁的发展互动,注意思想、行为和制度之间的关联,管窥中世社会变迁和转型的重要线索和脉络。 本书可供中代史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节 先行研究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内容与框架章 传教士对西法农学的引介与传播 节 泰西农政书院 节 新式务农农器 第三节 农学新法章 士绅对农学知识的解读与响应 节 初识域外农校与农器 节 备荒之本政 第三节 农学知识一步传播 第四节 “农务宜量为变通”的呼吁 第五节 政学不分的困境第三章 务农会与《农学报》的酝酿及定案 节 《时务报》报馆与务农会 节 《农学报》中农学知识的再生产 第三节 罗振玉与晚清农学第四章 朝臣对农学的比附与接纳 节 “务本计以开利源” 节 “励农学以尽地力” 第三节 签议《校邠庐抗议》 第四节 农工商局的构设 第五节 修农政,必先兴农学第五章 农学建制的理想与现实 节 改变知识结构的分科形态 节 “农学科”的提出与难题 第三节 学堂章程中的农学 第四节 农工商部与学部互争权限第六章 农学人才的培养与局限 节 湖北农务学堂 节 直隶农务学堂 第三节 实业教育中的农业学堂 第四节 缓设的农科大学 第五节 后科举时代的农士与农科举人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