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系人工智能法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本书立足于人工智能的法治应用,在对人工智能法治问题的新概念、新理行尝试解读的同时结了人工智能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解释了人工智能与法的紧密联系,走出了推动人工智能法学专业发展和人工智能法学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步伐,也为从事人工智能法学相关研究的人员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法治的融合状况,并展望了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未来法治。
本书的内容分论、分论和余论论涵盖了人工智能法治的研究范畴、人工智能法治应用概述等内容;分括人工智能的立法应用、人工智能的执法应用、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人工智能的守法应用、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人工智能的法律事务应用等内容;余论为开放式的探讨,旨在为人工智能法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继续思考的空间。
目录
前言 1
序 1
关于《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编写说明 1
章人工智能法治的研究范畴 3
节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和属 3
一、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 4
二、人工智能法治的属 11
节人工智能对传统法治带来的挑战 20
一、传统法治的特征 20
二、传统法治面临的新时代挑战 24
第三节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法治变革 34
一、数字技术带来的新挑战 35
二、法律价值观的变革 38
三、法律关系的变革 43
四、法律行为的变革 45
章人工智能法治应用概述 51
节传统法治理论及其变迁 51
一、传统法治理论的发展演变 52
二、传统法治理论研究的科技面向 54
节人工智能及其法治应用 59
一、人工智能的简要发展历程 59
二、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概念 60
三、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特征 61
四、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沿革 67
第三节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核心议题 69
一、法治数据库建设 69
二、法治知识图谱建设 71
三、人工智能法治应用中的技术伦理与风险管控 72
四、人工智能法治应用体系化、标准化建设 74
五、人工智能法治应用场景 75
第四节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基本原则 96
一、依法合规原则 97
二、透明度原则 98
三、可控原则 100
四、以人为本原则 101
五、权责一致原则 104
分论 107
第三章人工智能的立法应用 109
节人工智能立法应用的理论基础 109
一、人工智能立法应用的价值 110
二、人工智能立法应用的技术基础 112
节人工智能立法应用的实践 114
一、人工智能立法应用的环节分布 114
二、人工智能立法的典型应用 120
第三节人工智能立法应用面临的挑战及其完善路径 122
一、人工智能立法面临的挑战 122
二、人工智能立法应用完善路径 126
第四章人工智能的执法应用 130
节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理论基础 130
一、社会主义行政执法理论体系 130
二、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概念 132
三、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发展历程 133
四、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意义 135
节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实践 136
一、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系统架构 136
二、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技术核心 137
三、人工智能执法的应用场域 139
四、人工智能执法的典型应用 142
第三节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特点与挑战 144
一、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主要特点 144
二、人工智能执法应用面临的挑战 146
第四节人工智能执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149
一、5G+AI 技术红利将满足执法应用中的超高清需求 149
二、联邦学力执法数据融合与公民隐私保护 151
第五章人工智能的司法应用 164
节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理论基础 164
一、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 164
二、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基本定位 168
三、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170
四、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正当 173
节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实践 179
一、智慧审判 180
二、智慧执行 183
三、智慧服务 185
四、智慧管理 188
五、人工智能司法的典型应用 190
第三节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特征 196
一、底台化 196
二能集约化 198
三、应用领域化 200
四、范围化 202
第四节人工智能司法应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及应对 204
一、人工智能司法应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204
二、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风险规制 208
第五节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发展趋势 214
一、诉讼服务体系智能转型 214
二、司法审判活动场景化智能变革 216
三、司法审判体系智能升级 217
四、司法服务管理智能更新 218
第六章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 222
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命题的由来 222
一、人工智能为解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223
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24
三、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化 225
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分析 225
一、历史演变分析 226
二、现状梳理 228
第三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的风险分析 231
一、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点 231
二、数据基础设施的三种模式 232
三、风险防控的基本对策 236
第四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应用的协议许可 262
一、组织制定的许可协议 264
二、域外各国许可协议比较 267
三、我国许可协议的现状和思考 270
第五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公共数据开放模式 271
一、公共数据开放的主要模式 272
二、收费数据的种类和特征 277
三、公共数据收费的分层管理 278
第七章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 280
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的理论基础 280
一、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的基本定位 280
二、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的重大意义 284
三、人工智能法律服务的优势分析 288
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的实践 291
一、我国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的实践 291
二、国外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 299
第三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面临的新挑战 301
一、人工智能对法律服务的影响 301
二、人工智能与律师的关系 306
三、人工智能与智慧诉讼的关系 318
第四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应用的发展趋势 323
一、明确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 324
二、保障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 326
三、提高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 329
四、加强法律服务行业的员工培养 330
余论人工智能法治应用的其他问题 332
一、人工智能法治应用与人工智能法学 332
二、人工智能法治应用与人工智能法治 337
三、人工智能法治应用与人工智能伦理 344
附录人工智能法治应用实例选 350
一、立法应用 350
二、司法应用 352
三、执法应用 354
四、法律服务应用 357
摘要与插图
章人工智能法治的研究范畴
本章提要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算法、数据的日趋成熟,人工智能产业迅速兴起,智能芯片、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个人隐私保护、数据黑产、数据、道德伦理等领域均受其影响。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人工智能法治这一新概念应运而生。在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应运用法治思维,对网络、算法、数据、代码等领行规制,以人工智能法治理论为基础,建立涵盖人工智能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法治体系,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可靠、可控的保障。
节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和属
人工智能法治是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法治需求。为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和属,一方面需要对人工智能法治、人工智能法治相关概行辨析并阐述人工智能法治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法治体系出发,对人工智能法治基础理论、人工智能法治规范体系、人工智能法治前沿问题行探讨。
一、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
随着智能算法、数据中心、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的数据、算法监管、责任承担等法律问题日益凸显,运用人工智能法治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人工智能法治伴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而产生,是一个的概念。何为人工智能法治?为了明确地辨析人工智能法治的内涵,下文将对人工智能、法治以及人工智能法行阐述。
(一)人工智能法治的概念
随着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都在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司法、智慧检务等方面的建设。传统的治理方式正在经受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考验,人工智能法治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人工智能法治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为更好地阐释人工智能法治的概念,需要分别从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法治的定义的角度出行阐述。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人工智能的定义
2020年《欧盟人工智能白皮书》指出,人工智能的定义“必须足够灵活以适应技步,同时又必须足够以提供必要的法律确定”。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各国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定义。《牛津词典》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关于计算机系统的理论和发展,这类计算机系统能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的行为,如视觉感知、语音识别、决策和语言间的翻译等”。《中国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认为:人工智能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