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

价格 11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善的历程》是一本哲学史著作。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本书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开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

目录

导论章 儒家价值体系的奠基 一 天人之辩与仁道原则 二 为仁由己和天命的预设 三 修己以安人:自我实现及其逻辑归宿 四 义以为上与孔颜之乐 五 “大德不逾闲”的历史含义 六 作为价值目标的理想人格 七 有限:存在的意义及其他章 从孔子到孟子 一 仁道原则的展开 二 力与命的内在紧张 三 独善其身和兼善天下 四 恒心的根据与惟义所在 五 从执中而权到君子反经 六 内圣的走向第三章 中的折变 一 天人之际:从相分到互动 二 制天命而用之:自由理想的扩展 三 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 四 义的外部确证及其工具化 五 从以权应变到以道壹人 六 全而粹与化起伪第四章 价值本体的建构及其内化 一 《易传》:价值本体的建构 二 价值本体的双重内化 三 止于善与修身为本第五章 正统的形成 一 形上之天与人文取向 二 德威交融:仁道原则的转换 三 天下无二道 四 古今之辩 五 义与我的合一:个体的普遍化 六 道义利的二难 七 从仁且智到三品:人格理想的展开第六章 援道入儒的价值观意蕴 一 名教与自然:天人之辩的历史延续 二 自的确认与玄同彼我 三 逍遥的理想与天命的第七章 衍化与整合 一 仁道原则的重建 二 天理主宰下的自我权能 三 群己之辩的二重变奏 四 从义利之辩到理欲之辩 五 天理的化与良知准则论 六 醇儒境界第八章 明清之际:历史的反省与自我转换 一 经纬天地:逸出内圣之境 二 经学的实证化与理的工具意义 三 化“天之天”为“人之天” 四 造命与循理 五 理欲统一及其内在意蕴 六 我的自立与群体认同第九章 儒家价值体系代的历史命运 一 的失落:传统代化的紧张 二 返本开新:新儒家的选择及其双重意向第十章 走向现代 一 现代化的历史需要与儒家价值观 二 儒家价值体系与合理的重建附录一 何为儒学?附录二 儒学的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后记后记

摘要与插图

;天人之辩与仁道原则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之含多重意蕴:它既涉及天道观,同时又关联着价值观。从后一意义看,天即广义的自然及本然,人则首先指主体的创造活动(自然的人化过程)及其成果(表现为不同的文明形态)。对象世界及人本身是否应自然状态?人文世界应当以什么为基本原则?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如何定位?等等,这些问题更多地指向价值领域。当孔子对天人关系的价值内涵作自觉反思时,人类早已由自然状入文明社会,自然(天)与社会(人)的分野,也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对文明的历步,孔子无疑有着深刻的感受。他曾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这一侧面,指出了这一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④“斯人之徒即了自然状态而文明化的人。作为文明时代的主体,人不能倒退到自然状态,而只能在人化的基础上,彼此结成一种社会的联系。在此,孔子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肯定了人文的价值。

文明的成果,当然并不仅仅体现在人化的社会关系中,它有着更为广泛的历史内涵。在某种意义上,殷周的礼制便可视为文步的表征,而孔子对礼的考察,多少也是着眼于这一意义。他曾颇为动情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里固然表现出某种缅怀旧制的保守心态,但在它的背后,却蕴含着一种更为深沉的价值取向:周礼在此不仅仅是一种往古的陈迹,它同时也是一种广义的文明象征,从而,从周也相应地意味着确认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意义。孔子之注重夷夏之辨,表现的也是一种类似的价值趋向:夏之高于夷,主要便在于其文明程度优于后者。也正是从相同的前提出发,孔子对管仲赞誉有加: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0在此,管仲绩首先即表现在避免了文明的倒退(被发左枉)。

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人文存在,文明社会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孔子提出了仁道的原则。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这已是一种普遍的看法。早在先秦,便已有孔子贵仁之说。当然,这一范畴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在《诗经·齐风·卢令》中即已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尚书·金臊》中亦开始提到仁: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不过,以上文献所说的仁,似乎只是仪文美备的意思,而并不表现为价值领域中一以贯之的理想或观念。在孔子那里,仁则次被提升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原则。

《论语·颜渊》记载了孔子对仁的界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可以看作是对仁的内涵的一般规定。以爱人界定仁,体现的乃是一种朴素的人文观念,它首先意味着确认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上地位。在《论语·乡党》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记载:一次,马厩失火被毁,孔子退朝归来,听说此事,马上急切地询问:伤人乎?而并不打听火灾是否伤及马(不问马)。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人文的关切。它意味着:相对于牛马而言,人更为可贵,因此,关注之点应当放在人之上。当然,这并不是说牛马是无用之物,而是表明:牛马作为与人相对的自然存在,只具有外在价值(表现为工具或手段);唯有人,才有其内在的价值(本身即是目的)。在问人而不问马的背后,已多少蕴含着如上观念。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