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怎么可以做成那么多事?”人们只看到光鲜亮丽的标签,其实真实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我的起点,和大家一样,是从一个个“不敢”、一个个“不会”开始的:____ 初入职场,不敢开口,不敢,不会。____ 职场小成,不敢要孩子,不会教育孩子,生活与工作无衡。____ 人到中年,不敢转场,不敢做梦,不敢想“大问题”。____ 生活里琐碎的烦,不会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敢“臣服”。z终,知道内心的障碍,但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所以每一件看上去“做成”的事,背后是十件、百件“没做成”的事。面对未知,我会恐惧;面对竞争,我会犹豫;面对孩子,我会焦虑。要想走出来,别无他路,只有从不敢到面对。一旦面对, 你会知道,等待皇冠,并不能等来事业;放低自己,并不能启发他人;使自己渺小,并不能改变世界;不敢发光, 没有真正活过。回看我的轨迹,是一次次不得不“面对”每一个“不敢”后,得到力量的旅程。这本书虽然讲的是我的故事,但对你肯定不陌生。希望你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内心金矿、光和力量。
目录
序言 那些不敢
开篇 没有计划的“改变”
部分
初入职场,从不敢发声到敢于建造 pan>
第 1 章 异国他乡,不敢开口 3
学了 N 年英文,还是听不懂的落差感 4
初入职场,一个“我不属于这里”的地方 6
从乘客到驾驶员,做那个握紧方向盘的人 10
快车道上,不敢放慢 1pan>
第 2 章 升职之路,不是努力有皇冠加冕 17
,其实我不敢 18
等待皇冠和羞耻感 19
女的困境 2pan>
第 3 章 初,不敢“建造” 29
从“做”到“建”,职业成长的四个阶段 30
职场中层,寻找自己价值的尴尬期 3pan>
学会的三条“捷径”:犯错、砸墙、当坏人 35
第 4 章 成为高层,学会“敞开”这门艺术 47
认 ,不 49
做镜子,不做海绵 53
部分
面对孩子,从不敢生到三娃妈妈 59
第 5 章 为什么要孩子? 6pan>
不想要孩子的八年 62
从对孩子的期待里,照见自己 64
第 6 章 做三个阶段和三个法宝 69
无法“两全”的职场妈妈 70
11 年,3 个孩子,3 个法宝 7pan>
的父母,只需做对一件事 78
第 7 章 职场妈,是一个老婆 87
追求不到的衡” 88
难题,其实都有答案 9pan>
第 8 章 做:爱自己才能爱孩子 99
哪个妈妈能不生气 100
哪有什么超人 106
第三部分
职阶,从不敢不同到光芒万丈…… 117
第 9 章 不敢不同 119
不敢做“不一样”的那一个 120
感,不敢离开 124
职位,不敢放下 128
第 10 章 从失去中照见力量 133
“台”的恐惧 134
我究竟在害怕什么? 138
第 11 章 不敢做梦 147
更大的事,不敢碰 148
想做什么样的教育?一个白日梦的启航 15pan>
现实中的困难,比想象中更难 155
穿越“无人区” 159
第 12 章 公益,一个更“大”的世界 165
童年种下的种子 166
从小学校看到的大问题 168
慈善,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17pan>
第 13 章 世界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177
几个了不起的中年人 178
身边那些逆流而上的力量 18pan>
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人相关 184
助人,是助己 187
第四部分
面对生活,从不敢臣服到体验“无我” 193
第 14 章 初遇“臣服” 195
“纵身一跃” 196
到底何为臣服? 197
第 15 章 那无穷无尽的“烦” 203
“烦恼即菩提” 204
消除烦恼不靠“减法”,而靠心智成熟 212
当下有一切的答案 214
第 16 章 人生的路,如何选择 217
如何看待自己? 218
如何看待他人? 220
如何看待机会和欲望? 223
选择的方法论 228
尽力之后,学会“接受” 234
第 17 章 时间的本意 237
认知时间的三个阶段 238
如何和时间做朋友? 24pan>
摘要与插图
学了N年英文,还是听不懂的落差感
我本科毕业后,并没有“走向社会”,而是拿到了奖学金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虽然仍是校园环境,但只身一人前往异国他乡,目之所及是不同的环境,这个改变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比“走向社会”还大。和那时候的很多留学生一样,我是一个人带着满满两个大箱子飞到美国的,大箱子里是家当——
我在国内的时候英语一直很不错,考试成绩,GRE Verbal更是考了750的高分(满分为800),所以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很有信心。但实际情况是到美国的个月,怎么什么都听不懂?!看着别人张嘴发出声音,是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只觉得他们的语速飞快。我偶尔能听懂一两个单词,但是对方整句说下来,我不知所云了。当时的那种震在还记忆犹新。
听不懂,自然不敢开口说话。所以回想那一个月,是很沉默的一个月。
后来,针对这段经历,我和我的博士生导师聊天。他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美国的留学生。当年他们先到旧金山住两天,然后转机去美国其他地方。他住在旧金山的宾馆里的天不敢出门,那么从宾馆的窗子里看外面陌生的国家和城市,从日出到日落,看了一整天。
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拿上房间钥匙,出去在城市里转了一圈。
和我讲这些的时候,他已经是终身教授,事业有成,但回忆当年到美国后的天,仍然和当时的我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话说回来,我当时不仅不能开口,也看不懂。学校里有餐厅,餐厅的菜单挂在墙上,我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是加州有很多墨西哥食品,用的是西班牙语的名字,我更看不懂了。点餐只能靠看图,告诉别人序号和数量。取到餐之后,才开始辨认盘子里的食品。去超市也是同样的感觉,很多东西没见过,看了标签还是不知道那都是什么。
这样的状态少持续了半年,我才慢慢重新“学会”英语。所以,我在读博期间每年做学校志愿迎新的工作,先要做的是宽慰新生“这是正常现象”,以及应该怎样重新“学”英语括后来做“奴隶社会”公众号提出的“不端不装,有趣有梦”这八个字,也是那时候种下的种子:既然听不懂,不要炫耀自己英文了。遇到新情况,自己不行承认不行,从零开始好好学。
我用4年读完博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生帮我预演答辩。其中几位美国人听完都说:一诺,你的英语怎么讲得比我们都快,慢一点儿,慢一点儿!说完大家一起哈哈大笑。所以英文这道坎,我真的算是过去了。
初出的语言障碍似乎不是大事,你也许会说,所有出国的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但人生的挑战是这样的,外人看上去不起眼的事,对自己来说很可能是一道大坎。更多时候,这对别人来说可能也是一道大坎,只不过你不知道。所以成长的步,是诚实面对自己感受到的困难,不管别人怎么看,对自己来说如果是挑战,从接受自己的“不会”“不能”“不行”开始,不要试图装作云淡风轻。一旦我们直面问题,应对挑战不难。有方向、有努力,战胜困难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诚实是面对困境的真正“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