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价格 9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本书动笔于2018年,书中展现的是汽车分时租赁中国、在中行试验的早期阶段,而本书面市之时已是2021年。本书是“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课题“深圳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系统架构研究”的集成成果之一。本书以一个地区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为基础,初步探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态的系统架构和一般运营规律,研究其“可模式”,目的是为国内广泛开展的分时租赁业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本书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材,亦可供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上篇 基础理论研究

第1章共享经济与分时租赁

1.1共享经济概述

1.2汽车共享概述

1.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

第2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需求理论

2.1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交通定位

2.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产生机理

2.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需求模型

第3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接受度

3.1市场接受度影响因素分析

3.2市场接受度调查:研究方法概述

3.3市场接受度调查:数据采集与分析

3.4研结

中篇运营系统架构分析

第4章用户需求分析与服务流程设计

4.1用户需求特征研究

4.2会员的识别与选择

4.3用户服务流程设计

第5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车型选择

5.1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车型需求调研

5.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车型选择现状

5.3用户视角的分时租赁车型综合评价模型

5.4 运营商视角的分时租赁车型评价模型

第6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站点选址

6.1文献综述

6.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站点类型与选址要素

6.3分时租赁启动站点布局策略

6.4用户需求视角的站点选址Logit模型

6.5站点选址P-中值模型:以上海市数据为例

第7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动态定价

7.1研究问题与研究现状

7.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动态定价模型

7.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动态定价求解

7.4EVCARD分时租赁案例分析

7.5 研结

第8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管理系统

8.1系体架构设计

8.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台设计

8.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车载终端设计

8.4基于CPS的共享场景

下篇运营模式与运营评价

第9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

9.1商业模式基础理论

9.2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

9.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要素及获取模式

9.4模式创新案例:“统台+多运营商”模式

第10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盈衡分析

10.1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成本和收益

10.2盈衡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10.3运营敏感分析

第11章分时租赁资产组合模式与投融资方案

11.1分时租赁资源要素整合模式·

11.2不同资产组合模式下的盈衡测算

11.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投融资方案

第12章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评价

12.1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12.2评价模型与测算方法

12.3运营评价实例:以深圳市数据为例

附录1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调查问卷

附录2电动汽车共享车型需求的调查问卷

附录3深圳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用户满意度调查

摘要与插图

pan>

共享经济与分时租赁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共享经济的一部分,是在消费者需要用车而自己没有车的情况下,按时间(小时或者分钟)计算租赁电动汽车费用的一种新的共享出行方式。这种方式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增加出行便利,同时还可以降低出行费用。此外,可以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接受电动汽车,从而电动汽车的发展。因此,分时租赁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方式,电动汽车与分时租赁地结合到一起,有其必然。

本章将体上对共享经济与汽车共享的内涵与特征、运行机制、起源行理论和发展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概念、特征与发展情行综述。

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共享经济概述

1.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文献综述

对共享及共享经济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交易成本、认知盈余、产权和协同消费等角度对其理论框架、驱动因素和基本特行研究。

pan>)交易成本角度。卢现祥指出,共享经济的本质在于交易成本,使原来不可交易的资人可交易的范围。共享经济不仅是通过共台来匹配供求双方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佳配置,而且是一场认知盈余的。共享经济实施的关键在于制度供给。刘奕和夏杰长综合国内外对于共享经济的研究,认为交易成本理论、协同消费理论和多台理论是三个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概括出共享经济集中

关注的几个问题:共享经济的驱动因素、非营利共享和营利共享的区别和联系、共享经济的影响评估、共享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异同、新兴业态的冲击与传统服务行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等。

2)认知盈余角度,谢志刚以哈耶克知识和自发秩序理论为基础,拓展了企业认知聚焦组织模型,提出一个经济交往活动的知识结构分析框架,其中以显知识与隐知识的个体和社会知识结构定义了认知异质,从而得到经济交往之中的合作与创新收益组合。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新兴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基本逻辑,揭示和解释了其关键特征并不在于共享,而在于社会知识结构动态优化,共享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新阶段和哈耶克自发秩序的具体表现。

3)产权和协同消费角度。Belk①认为,共享指的是将我们的东西分配给他人使

用,或者从他人处获得货品或服务为我所用的行为或过程。FelsonSpaeth1978年将协同消费定义为多人在共同参与活动中消费商品或服务的事件。协同消费涉及捐助、转售、交易、、租赁、赠予和交换等内容,并通过协调资源的获取和分配来收取费用及其他形式的报删(Belk2014@。交换和消费行为建立在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而非已有的市场主体上,无须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是现有的研究没有将共享经济的供给方的成本和需求方的效用联系起行研究,更没有考虑消费者在可以购买物品或服务以及可以租借物品或服务二者之行选择时其决策和行为会有什么变化。

刘建军和刑燕飞认为,共享经济的基本特征为借助网络作为信台,以闲置资源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为本质,以物品的重复交易和利用为表现形式。亚丽认为,共享经济是一场深刻的,是解决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调、资源生态危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形式。共享经济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都具有供给侧的质,共享经济可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反过来,供给侧改革又为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充分发挥出共享经济的作用,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径,拓展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