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根据个人经历创作的长篇小说括“奔赴重圆大学梦”“路漫漫求索人生”“立志淬火丹心”“校园如歌韶华绽放”“毕业离校挥不去的阴霾”“民族情深大爱无疆”“玉汝于成岁月留痕”“始为人师初上讲台”等12章节。小说时间跨及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讲述了主人公卓然、兰子等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来宁江求学、工作的经历。在艰苦的年代里,卓然胸怀理想,顺应时代潮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挫折与磨难不气馁不低头,凡的岗位上辛勤忘我的工作,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宁江见证了卓然的成长,改变了他的命运,卓然在宁江求学、工作,对宁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个人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的变革,反映了宁江的变革。小说没有记述惊天伟业,没有波澜壮阔的雄心壮志,只是一凡的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及人物精神却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对艰苦年代的真实记录。
目录
序/001
章奔赴重圆大学梦/001
章 路漫漫求索人生/026
第三章立志淬火丹心/050
第四章青春如歌韶华绽放/094
第五章毕业离校挥不去的阴霾/138
第六章民族情深大爱无疆/159
第七章玉汝于成岁月留痕/208
第八章始为人师初上讲台/226
第九章春风化雨育桃李/243
第十章县委大院俯首为民/270
第十一章昆仑精神代代相传/286
第十二章春潮涌动大变革中的宁江/308
摘要与插图
; ; ;章奔赴重圆大学梦
一九六五年十月十八日,海锦市火车站。
一列长长的开往北京的绿皮列车停在二号站台的铁轨上。巨大的蒸汽机车喘着白色的粗气待命而发。
乘坐这趟列车的百名特殊的旅客,他们是韶华如绮的莘莘学子,是几所大专院校招收的来自本市和相邻的清城市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是一批高考落榜后被二次招生的大学生。在这百人的队伍中有二十几名学生同赴一个遥远的地方——宁江师范学校。
卓然,刚满二十周岁,一米七三的个子,圆下颏,满头浓密的黑发,略宽的额头,两道浓重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隆起而笔直的鼻梁,隐含着坚毅。一身洗旧了的合体的学生装,不失学生的气质和儒雅。此刻他在人群中和舅父等人告别。
站台上站满了前来送行的人,有亲人也有同窗好友。以每一个赴疆的学生为核心,三五成群,七八成伙,都在经历着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站台上悬挂的电子钟拖着送行的脚步向离别的时刻移动着。
随着发车的时间一分一秒地,站台上人们的情绪也在一秒一分地变化着。说笑的声音渐渐地淡去了,随之而来的是亲人的嘱托,同窗好友的勉励,被送者激动的应答,还有时不时的低声鸣咽。人世间珍贵的莫过于感情,脆弱的也莫过于感情。尤其是离别的时候,更何况又是远别。整个站台沉浸在离别的气氛中。
站台上的铃声响了,这是发车前的遍铃声。铃声无情地撞击着每个赴疆同学和送行亲友的心。随着铃声的延长,站台上的人群开始骚动了,有的在拥抱,有的在握手,有的在擦眼泪。
这时,站台上传来了播音员悦耳的声音:“旅客们,269次列车要开车了,请还没有上车的旅客抓紧时间赶快上车,也请送旅客的亲友站到站台线以外,以免发生意外!”赴疆的学生走向车厢的瞬间,人们的情绪急转直下,像火山爆发哭声瞬间响成一片。
眼前的场面,卓然不忍心再看下去了,便心怀不舍地对前来送行的舅父和学友挥着手,说:“送到这吧,回去吧!”舅父和几个同学恋恋不舍地望着他,高喊着:“多保重,常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