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对《楞伽经》全本大义的译述。先生以《楞伽经》宋译本为主,并参考魏译本、唐译本,“互采其长,以求信达”;释义之外,遇有觉得须加申述之处,加附论说明一己所得、一己之见,以便后学参考;同时将经义的纲要整理出一张体系表,方便读者梳理思路。
目录
;编者的话
;;;;;;
;;;;;; 序
;;;;;; 自叙
;;;;;; 凡例
;;;;; ;
;;;;;; 楞伽经大乘四十一法门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蒋之奇)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苏轼)
;;;;;; 八识规矩颂
;;;;;; 八识规矩颂贯珠解
;;;;;; 八识规矩颂法相表
;;;;;; 八识规矩表
;
;;;;;; 卷一
;;;;;;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 问题的开始
;;;;;; 大慧大士所提出问题里的问题
;;;;;; 什么是识
;;;;;; 识的现象
; ;;;;;现识与分别事识的互相因果关系
;;;;;; 如何恢复真识
;;;;;; 其他学派与□□理论的批判
;;;;;; 一般哲学□□思想的偏差
;;;;;; 离心意识、证取心物同体的如来实相
;;;;;; 心理状态为形成五法的根源
;;;;;; 心意识生起作用的境界现象
;;;;;; 离心意识的修行重实证
;;;;;; 如何才能觉悟自心
;;;;;; 成佛次第之道
;;;;;; 心物有无二见之辨
;;;;;; 虚空与形色的分析
;;;;;; 顿渐法门的指示
;;;;;; 法报化佛的三身内义
;;;;;; 两种声闻的境界
;;;;;; 常不思议与□□义的境界
;;;;;; 生死与涅槃□□心量
;;;;;; 五乘种的分类
;;;;;; 无佛种的一阐提之说
;;;;;; 五法三自
;;;;;; 人无我和法无我
;;;;;; 诽谤正法的原因
;;;;;; 空、无生、不二、离自相等的涵义
;;;;;;
;;;;; ;卷二
;;;;;;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 如来藏有定相和实体吗
;;;;;; 大乘道的修行方法
;;;;;; 意生身的境界
;;;;;; 心理状态的分析
;;;;;; 言语理论的真实
;;;;;; 关于哲学和逻辑学的几个问题:同异、真假、虚实、有无、存在和不存在的辨正
;;;;;; 禅的类别
;;;;;; 什么是涅槃的真义
;;;;;; 如来神力和正修菩萨道的关系
;;;;;; 缘起空的理论实际
;;;;;; 理论言语是根据什么
;;;;;; 一切言语理论的原始
;;;;;; 万有现象是唯心现量的境界
;;;;;; 三乘种的基本原因
;;;;;; 种的定义
;;;;;; 幻有的现象和定义
;;;;;; 自无生的真谛
;;;;;; 自的定义
;;;;;; 如幻的涵义
;;; ;;;名辞章句的文字理则
;;;;;; 佛为什么只说出世法
;;;;;; 宇宙万法无主宰非自然的道理
;;;;;; 四种罗汉的果位境界
;;;;;; 两种智觉的境界
;;;;;; 菩萨境界
;;;;;; 形而上的心物同体观
;;;;;; 色尘物理形成世界的真谛
;;;;;; 身心的五阴原理
;;;;;; 外道学派四种涅槃的辨别
;;;;;; 八识的互相关系和心的能所因缘
;;;;;; 一般思想心理的原则分类及其真义
;;;;;; 如何是佛法的真义和一乘道的道理
;;;;;; 真正的佛法不是偏重在出世的
;;;;;;
;;;;;; 卷三
;;;;;; 一切佛语心品之三
;;;;;; 意生身的分类和原理
;;;;;; 五种无间重罪的反辞巧譬
;;;;;; 如何是佛境界的知觉
;;;;;; 佛为什么说生前的因果事迹
;;;;;; 佛证得什么道和说的什么法
;;;;;; 有和无两种错误见地的分析
;;;;;; 宗通和说通
;;;;;; 心理意识妄想的原因和唯心的辨别
;;;;;; 言语和语意
;;;;;; 识与智的差别
;;;;;; 世间缘起的空见
;;;;;; 束缚与解脱都自一心
;;;;;; 自空有之辨
;;;;;; 佛法宗纲的说明
;;;;;; 什么是智慧的实相
;;;;;; 宗通和说通的意义
;;;;;; 世间理论辩证和文词的观点
;;;;;; 内学和外道的辨别
;;;;;; 如何是究竟涅槃和各种外道不同的见解
;;;;;;
;;;;;; 卷四
;;;;;; 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 证得如来和身心内外的关系
;;;;;; 真理的究竟归属是什么
;;;;;; 言语文字和真理
;;;;;; 佛法和外道的基本异同
;;;;;; 一切法无自但觉自心现量
;;;;;; 关于诸法无常的分辨
;;;;; ;三界唯心心外无法
;;;;;; 大小乘入灭尽定的差别境界
;;;;;; 大乘菩萨道十地境界的真义
;;;;;; 如来是否常住
;;;;;; 佛法是否常存
;;;;;; 唯识的精义
;;;;;; 四禅的灭尽定
;;;;;; 详说“五法”等名相的内义——五法、三自、八识、二无我的内义
;;;;;; 三世诸佛的有无
;;;;;; 佛与恒河沙的譬喻
;;;;;; 生死的边际何在
; ; ; ;
摘要与插图
自叙
(一)
《楞伽经》,它在佛法与佛学中,无论思想、理论或修证方法,显见都是一部很主要的宝典。中国研究法相唯识的学者,把它列为“五经十一论”的重心,凡有志唯识学者,必须熟悉深知。但注重宗的学者,也势所,尤其标榜传佛心印、不立文字的禅宗,自达摩大师东来传法的初期,同时即交付《楞伽经》□□,所以无论研究佛学教理,或直求修证的人,对于《楞伽经》若不作深入的探讨,是很遗憾的事。
《楞伽》的译本,共有三种:
(1)宋译(公元四四三年间刘宋时代):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计四卷。
(□)魏译(公元五一三年间):菩提流支翻译的《入楞伽经》,计十卷。
(3)唐译(公元七〇〇年间):实叉难陀翻译的《大乘入楞伽经》,计七卷。
普通流行法本,都以宋译为准。
本经无论哪种翻译,义理系统和文字结构,都难使人晓畅了达。前人尽心竭力,想把高深的佛理,译成显明章句,要使人普遍明白它的真义,而结果愈读愈难懂,岂非背道而驰,有违初衷。有人说,佛法本身,固然高深莫测,不可思议,但译文的艰涩,读之如对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即,这也是读不懂《楞伽经》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本经的难通之处,也不能归咎于译文的晦涩,因为《楞伽》奥义,本为融通相之学,指示空有不异的事理,说明理论与修证的实际,必须通达因明(逻辑),善于分别法相,精思入神,归于□□义谛。同时要从真修实证入手,会之于心,然后方可探骊索珠,窥其堂奥。
无论中西文化,时代愈向上推,所有圣哲的遗教,大多是问答记录,纯用语录体裁,朴实无华,精深简要。时代愈向后降,浮华愈盛,洋洋洒洒,美不胜收,实则有的言中无物,使人读了想忘去为快。可是浮华的人,对于古典经籍,反而大笑却走,真是不笑不足以为道了。《楞伽经》当然也是问答题材的语录体裁,粗看漫无头绪,不知所云,细究也是条分缕析,自然有其规律,只要将它先后次序把握得住,不难发现它的系统分明,陈义高深。不过,读《楞伽》极需慎思明辨,严谨分析,然后归纳论据,融会于心,才会了解它的头绪,它可以说是一部佛法哲学化的典籍(本经大义的纲要,随手已列了一张体系表)。他如《解深密》《楞严经》等,条理井然,层层,使人有抽丝剥茧之趣,可以说是佛法科学化的典籍。《阿弥陀》《无量寿》《观》及密乘等经,神□难思,庄严深邃,唯信可入,又可以说是佛法□□化的典籍。所以研究《楞伽》,势须具备探索哲学、辨的素养,才可望其涯岸。
《楞伽经》的开始,首先由大慧大士随意发问,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其中有关于人生的、宇宙的、物理的、人文的,如果每一个题目发挥,可以作为一部百科论文的综合典籍,并不只限于佛学本身的范围。而且这些问题,也都是古今中外,人人心目中的疑问,不仅只是佛家的需求。倘使先看了这些问题,觉得来势汹涌,好像后面将大有热闹可瞧,谁知吾佛世尊,却不随题作答,信手一搁,翻而直截了当地说心、说、说相,依然引向形而上的□□义谛,所以难免有人认为大有答非所问的感觉。实则,本经的宗旨,主要在于直指人生的身心命与宇宙万象的根本体。自然物理的也好、精神思想的也好,不管哪一方面的问题,都基于人们面对现实世界,因现象的感觉或观察而来,这是佛法所谓的相。要是循名辨相,万汇纷纭,毕竟永无止境。即使分析到□后的止境,或为物理的,或为精神的,必然会归根结底,反求之于形而上万物的本来而后可。因此吾佛世尊才由五法、三自、八识、二无我,加以析辨,指出一个心物实际的“如来藏识”作答,此所以本经为后世法相学者视为唯识宗宝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