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管理学: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修订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和学,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能力本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学: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修订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括两部分内容: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管理意识部分主括“认识管理”和“认识管理者”两章,主要从增强管理意识角度出发,介绍管理学的部分基础知识以及管理者的职业意识要求,让学生对管理这项工作有个初步的认识。管理能力部分则是按照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的逻辑顺序,将基层管理者所需的管理能力划分为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决策能力以及目标管理能力六个章节。
《管理学:基于能力培养的视角(修订版)/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每章除正文外,还设有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导入案例、复题、管理定律、自我测试、延伸阅读、案例分析和实训等内容。
目录
章 认识管理
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特
三、管理的系统
四、管理的方法
节 管理职能
一、计划
二、组织
三
四、控制
第三节 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三、诸多管理理论学派共生阶段
章 认识管理者
节 管理者概述
一、管理者与作业者
二、管理者的分类
三、管理者角色
四、管理者的技能
五、管理者的职业化
节 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一、管理者道德责任的主要表现
二、管理者履行道德责任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管理者的职业能力
一、时间管理能力
二、沟通能力
三、激励能力
四、团队建设能力
五、决策能力
六、目标管理能力
第三章 时间管理能力
节 时间管理概述
一、时间的意义
二、时间的特
三、时间管理的含义
节 时间管理的误区
一、工作缺乏计划
二、不会拒绝他人托付
三、拖延时间
四、不会应付不速之客
五、不会应付电话干扰
六、会议过多或过长
七、办公桌混乱
八、“事必躬亲”
第三节 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有效利用时间的技巧
二、有效管理时间的方法
第四章 沟通能力
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二、沟通的意义
三、沟通的过程
四、沟通的类型
节 影响沟通的障碍
一、信息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二、信息沟通环境方面的障碍
第三节 沟通能力的培养
一、遵循有效沟通的原则
二、掌握口头语言沟通的技巧
三、掌握书面语言沟通的技巧
四、掌握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第五章 激励能力
节 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意义
三、激励的过程
节 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有效激励的原则
二、了解激励的方式
三、运用激励的技巧
第六章 团队建设能力
节 团队概述
一、团队的概念
二、群体和团队的区别
三、团队建设的意义
四、团队的类型
五、团队中的角色
节 影响团队建设的障碍
一、来自组织的障碍
二、来自管理层的障碍
三、来自员工的障碍
第三节 团队建设能力的培养
一、团队的特征
二、团队建设阶段
三、建设团队管理策略
四、团队冲突的处理
第七章 决策能力
节 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概念
二、决策的意义
三、决策的类型
节 影响决策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组织自身因素
三、决策主体的因素
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
一、熟悉决策的过程
二、掌握决策的方法
第八章 目标管理能力
节 目标管理概述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二、目标管理的意义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四、目标管理的类型
节 目标的制定和分解
一、目标的设置
二、目标制定的原则——SMART原则
三、目标制定的方法——SWOT分析法
四、目标分解
第三节 目标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让下属正确执行目标
二、上级主动协助下属执行目标
三、正确运用反馈控制
四、合理运用绩效考核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现在人们把管理和技术并称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两大车轮。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任何组织走向的基础,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言,在人类历,几乎没有一种制度能像管理那样迅速兴起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不到150年代历史里,管理已改变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管理有许多特殊的领域,例如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和过程的管理。这些领域都有专门的学行研究,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专门的学科有许多共的内容。如人、财、物的组织与计划问题,对和激励的问题等。通常来说,这些专门的学科都有管理这一含义。
什么是管理?虽然管理活动历史,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管理”一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原因很简单,不同的人在研究管理时的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后叙中是一些中外学者具有代表的定义。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所说的管理,主要指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和工人操作过程的定额管理。以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学派,把管理视为通过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层层下达任务以实现管理的意图。以法约尔为代表的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种因素的运用和体现的过程。以梅奥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理论学派则把协调人际关系,从心理上激励和诱导人的行为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都是一个由有意行相互协调的各个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对此系统的运行不行协调,是所谓的管理。以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是按照系统的要行组织和运行的一种方式。以西蒙为代表的理论学派则突出强调决策工作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决策工作贯穿于管理的过程,管理是从可供选择的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优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以德鲁克和戴尔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则主张管理是一种不可移植,只能因人而异的管理者的经验、能力和技巧。
管理定义的多样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的多种理解以及各管理学派的研究与。但是,也应看到,不同的定义只是观察角度和侧不同,体上对管理实质的认识还是共通的。为了对管行比较广泛的研究,而是不局限于某个侧面,本书采用的定义: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行的协调活动。由以上对管理概念的界定,可以分析出管理的如下要义: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没有共同劳动,人们不会结成配合与协作关系,管理工作成为多余。有了共同劳动,必然存在着从事共同劳动的人员之间的分工、协作问题,管理人员及其管理活动有存在的必要。
2.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目标。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
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共同劳动,也不需要管理。目标不明朗,管理会无的放矢。
3.管理实现目标的手段是计划、组织和控制。任何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目标必须实施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行为与过程,这些是一切管理者在任何管理实践中都要履行的管理职能。
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要实现目标,必须使资源与职能活动协调,所有的管理行为在本质上都是协调问题。
5.管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它强调了人是管理的核心要素,所有的资源与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
二、管理的特
(一)管理的两重1.管理的自然属
(pan>)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如果没有管理,一切生产、交换、分配活动都不可能正行,社会劳动过程要发生混乱和中断,社会文明不能继续。这一点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作了有力的论述:“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体的
运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可见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
(2)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
管理寓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所以说它是一般职能。但管理职能本身而言,由于社会化,人类分工的发展,早在原始社会已经有了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人从一般社会劳动过程中分离出来,如同有人专门从事围猎,有人专门从事捕鱼,有人专门从事耕种一样。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出现了许多政治家和行政官员专门从事国家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军事家和军官专门从事军队的管理,出现了许多社会活动家专门从事各种社会团体的管理,出现了许多店主、厂长、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