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党的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依法治国被提到的战略高度,在程中,作为新时代深化改革的领域及加强法治建设的突破口,财税法治的地位得以凸显。为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党中央有关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法治思想为指导,年来我国财税改革、财税法治建设取得经验成绩的基础上,着重新时代我国财税法治建设的意义、已有成果及不足之处、目标定位、领域、主要工作环节、典型法治问题等展开具体分析。
目录
目录
章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目标
一、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财政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
(二)财政法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体布局中的基能
(三)财税法治建设对于推动依法治国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二、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目标
(一)公共财政
(二)民主财政
(三)阳光财政
(四)法治财政
章党的以来我国财税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及不足
一、党的以来我国财税法治建设的主要成
(一)完善预算法律制度
(二)实质央地财政关系法治程
(三)健全完善财务会计基础管理法律制度
(四)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现代税收体系日渐形成
(五)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
(六)依法理财明显提升
(七)地方财政法治建设成显著
二、我国财税法治建设的不足
(一)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二)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财政执法效果尚有提升空间
(三)为民理财意识相对欠缺,对纳税人权益重视不够
(四)“行政财政”模式犹在,改革与立法的衔接不畅
(五)人大财政监能尚一步
(六)地方财政法治化尚需加强
(七)法治建设思路创新不足,法治财政建设缺乏强大持久推动力
第三章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领域及关键环节
一、新时代财政法治建设的领域
(一)努力建成规范、科学的现代预算法律制度
(二)努力构建社会、市场统一的现代税收法律制度
(三)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建立规范化的央地财政关系
二、新时代财政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环节
(一)树立正确的财税法治的理念
(二)财税法治建设要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
(三)夯实财税法治建设的深层保障
第四章新时代财政法治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财税法律体系
(一)加强领域立法
(二)提升立法
(三)理顺财政改革与财政立法的关系
二、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建设高法治
(一)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切实提高财税部门法治
(二)更加严格规范财政执法行为,建设高法治
(三一步优化重大决策形成机制,有效防范财税重大风险
(四)健全财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强化纠错问责力度
(五)放管服改革,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三、完善征管制度和纠纷化解机制,切实提升纳税人权益保障
(一)及时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加强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
(二)依法成立纳税人维权组织
(三)健全税务矛盾和纠纷化解机制,畅通侵权救济渠道
四、加强地方财政法治建设,为建设法治国家筑牢基础
(一)地方财政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二)完善地方财政立法机制
(三)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四)完善地方财政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
(五)财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五、加强党和人大监督,夯实财政法治的社会基础
(一)加强党,为财政法治建设提供的组织保障
(二)和完善人大财政监督机制
(三)加强财政普法工作,夯实社会基础
第五章民生财政与当代中国财政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一、民生财政体现了“以人为本”与正义的时代精神
(一)民生财政顺应我国发展理念的转变而出现
(二)民生财政具备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三)民生财政是“以人为本”与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财政法治是科学发展、实现国民发展权的重要保障
(一)法治是实现发展及保障发展权的必然选择
(二)财政法治对发展权的特殊保用
三、民生财政是我国财政法治化的阶段目标
(一)民生财政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
(二)民生财政与当今中国民主发展相适应
(三)民生财政符合现阶段中国法治建设状况
四、余论
第六章我国纳税服务现代化、法治化问题研究
一、纳税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法理基础
(一)纳税服务的概念
(二)纳税服务的本质属与特征
(三)纳税服务的内容
(四)纳税服务的法理基础
二、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一)历程及现状
(二)纳税服务现代化方面的不足
(三)纳税服务法治化方面的不足
三、我国纳税服务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一步转换纳税服务理念,提高纳税服务意识
(二)优化纳税服务流程机制,提升纳税便利化
(三)切实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素质
(四)充分利用大数据,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五)规范服务中介,提升纳税服务社会化
(六)完善考核监督及评价机制
四、我国纳税服务法治化的基本思路
(一)实现纳税服务现代化的财税法理念
(二)完善法律体系,提升纳税服务法治化
(三)完善涉税专业服务法律制度
(四)提高纳税服务监管的法治化
(五)完善税务部门购买涉税专业服务的法律体系
第七章双重视域下破产税收债权实现问题研究
一、司法实践中企业破产涉税问题现状
(一)破产涉税案件样本选取
(二)案件争议焦点情况
二、典型税收债权问题分析
(一)破产给付义务的清偿顺序问题
(二)破产税收债权关系之特殊主体问题
(三)税收债权的申报范围问题
(四)破产程序中新生税款问题
三、研究税收债权问题的双重视域
(一)双重视域下的税收债权
(二)财税法与破产法的协同规制
四、国外破产税收债权之规定与启示
(一)国外破产税收债权之规定
(二)国外破产税收债权之启示
五、双重视域下破产税收债权实现之原则和方案
(一)税收债权问题之解决原则
(二)建立完善破产重整税收优惠制度
(三)完善企业破产法与税法的规则互认
(四)建立破产重整企业纳税信用修
(五)完善税务机关与法院的联动机制
六、结论与展望
第八章地方税体系构建视角下我国消费税法改革研究
一、地方税体系的构建与我国消费税法律制度改革的路径
(一)地方税体系的概念及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改革目标
(二)消费税基能及我国消费税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三)围绕地方税体系构建定位消费税法律制度改革方向的必要分析
(四)地方税体系构建视角下消费税改革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
二、消费税改革中地方立法权的配置
(一)消费税改革中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的必要分析
(二)消费税改革中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可行分析
(三)赋予地方消费税立法权的具体方案
三、消费税征管领域地方税收利益保障机制之构建
(一)国地税合并与构建地方税收保障机制
(二)构建我国地方税收保障机制的基础
(三)构建我国地方税收保障机制的困境
(四)构建消费税地方税收保障机制的具体方案
四、改造消费税作为地方新的主体税种
(一)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理论分析
(二)完善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必要分析
(三)消费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可行
(四)消费税与其他地方税主体税种选择方案的比较
五、地方税体系构建视角下的我国《消费税法》立法建议
(一)扩大征税范围
(二)调整税率
(三)后移征收环节
六、结论与展望
摘要与插图
章;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目标
一、新时代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加强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是由现代财政的特质和财政改革以及财税法治建设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的。
(一)财政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可知,财政往往成为一国政治兴衰的根本力量,一个朝衰落的背后往往是财政危机的经年积累与终爆发,而一个新兴政权的蓬勃兴起,往往也主要依赖于一套良好财政制度的构建及其初步的健康运转。新中国的发展史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我国历次重大改革亦大多以财税改革为突破点和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需要,我国逐步构建起了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如前文所述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之后,在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大布局之下,以为核心的新一代中集体对财政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三有关财政为国家治理之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表述,突破了以往将财政仅仅视为一种经济事象且更多关注其在经济上的宏观调能的局限,科学把握到并突出强调了财政概念中“政”的重要,因而财政在新时代被赋予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使命。
1.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
一般而言,在现代经济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数百年的发展经验业已证明,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有效是以市场充分竞争状态的存在为前提的,故市场的天然缺陷需要通过公权行资源配置、市场调控,以稳定宏观经济。与此同时,市场以效率为导向,无法充分顾及社会,这同样需要加强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保障。无论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调控还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其基本的手段或物质支撑都只能是财政。不仅如此,现代财政的原理还在于通过的特殊机制和手段将与市场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达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状态。在维护统一市场方面,提供的多项公共服务中,诸如反垄断、打击不正当竞争、提供宏观经济信息及产业指导意见等,都是维护统一市场的基本举措,更遑论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调控市场机制,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除此之外,现代预算制度、规范化的央地财政关系以及现代税收体系的构建,更是有序的统一市场得以形成的制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