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体育80年(1941-2021)

价格 7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回顾临沂大学80年体育教育教学历史的志书。全书共五章:章 抗大模式 红色开端(1941-1949);章 坚定初心 曲折前行(1950-1977);第三章 多元办学 凸显(1978-1999);第四章 育人为本 跨越(2000-2010);第五章 内涵提升 谱写新篇(2011- )。临沂大学是山东省直属高校。溯本求源,其历史可追溯到1941年由中共滨海地委和抗大一分校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系统梳理、审视临沂大学体育80年发展历程,能、清晰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一些重要的体育历史事件、赛事等,探研体育在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体教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规律和特点,思考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从而学校体育更好更快地发展,为学校整体提升和服务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目录

章抗大模式红色开端(1941-1949

一、抗大一分校的“红色体育种子”

二、滨海建校时期的“抗大式”军事体育模式

章坚定初心曲折前行(19501977

一、学校的更迭与变迁

二、不同时期的学校体育

三、学校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

四、专业体育人才培养的开启

第三章多元办学凸显(19781999

一、临沂师范专科学校的普专体育教育与群体活动

二、临沂教育学院多元办学培养体育师资

第四章育人为本跨越(20002010

一、开启本科体育教育和多层次办学

二、适应区域社会发展开设新专业

三、成立体育学院与管理制度建设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强化教学管理,完成本科教学评估

六、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

七、多种形式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师生身体健康

八、拓展运动队项目,体育竞赛突破

第五章内涵提升谱写新篇(2011年今)

一、组织机构、制度建思政工作

二、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

三、公共体育教学评估

四、教学改革与研究

五、学科建设与科研提升

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课外体育活动

七、对外交流与社会服务

八、抓建设强,参与各类体育竞赛成绩斐然

临沂大学体育80年大事记

附录

后记

摘要与插图

章抗大模式红色开端(19411949

临沂大学是沂蒙老区所综合大学,其前身是抗大一分校在沂蒙根据地办学期间与中共滨海地委共同创建滨海中学,后改称滨海建国学院。抗战时期滨海建国学院,历经滨海公学、滨海乡村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从莒南迁临沂城改名为临沂师范学校,直2010年经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抗大一分校将其精神、作风以及办学模式留在了沂蒙,把自己的“经世致用”学魂留在了沂蒙,成为沂蒙高等教育的“红色源头”。

抗大一分校是临沂大学的红色源头,所以追溯临沂大学的体育发展历史,也应该从抗大一分校时期的“红色体育种子”开始。

一、抗大一分校的“红色体育种子”

1936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即保安县)组建。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19381225日,驻甘肃省庆阳地区的抗大第五大队和驻洛川地区抗大第六大队,驻延安地区抗大第三、四大队和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及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由陕北东渡黄河,于19392月到达太行山区,合编组建了抗大分校。为了培养干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抗大一分校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山西、山东敌后办学7年,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2.4万余名军政干部。194511月奉命北渡渤海湾军东北,归校建制。

(一)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地区的发展

19401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原在晋东南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抽调部分干部、教员和学员组成抗大分校抵达鲁中沂蒙地区。1940年春节过后山东各部队选送的学员陆续报到,这是在抗大一分校山东抗日根据地期,招收2670名学员。由此,抗大一分校开启了在山东沂蒙地区长达6年的办学历程。

抗大一分校在战火中壮大成长,坚持制定的抗大教育方针,贯彻“少而精”“军政并重”的原则,学政治,学军事,学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日伪军频繁的扫荡中,边学战斗,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内一支的宣传队、工作队、战斗队,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为开辟、巩固、壮大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1.初校址——沂南孙祖

抗大一分校从晋东南东迁历时一年多,当时学校以“八路军纵队”为代号,在周纯全、李培南、韦国清的率领下,向山发。194015日,东迁到达沂蒙东高庄(现沂南孙祖),学校司令部驻东高庄,政治部驻西高庄。3月,原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又称岸堤干校)与八路军纵队随营学校合并的抗日随营学校并入到抗大一分校,统称抗大一分校并开始了在山东的招生工作,期学员2670名,也是学员人数多的一期。

2.烽火岁月——莒南大店

1941年,抗大一分校由沂南县转移到莒南县,校部(司令部)设在曲流河村,对外番号是十支队。19411945年,抗大一分校在滨海根据地莒南大店、街疃、陡山、鸡山、薛兴、下河、团埠子、筵宾、邢家水磨、相邸、十字路、曲流河、岭泉、板泉、渊子崖、三义口、书院、猛虎崖、老子峪等地,一边办学,一边战斗。抗大一分校不仅是一个教育单位,也是一支战斗队伍,不仅开展教学培养千部,还成立工作团,发动群众,组织自卫武装,发展党员,开辟根据地工作。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