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

价格 10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7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是作者1990-1993年在北京大学政治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还是中国学者出版的部有关乔治.凯南的研究专著。1993年之后,作者两次到美国做的学术研究(1994年1-7月,以及1999年8月-2000年7月),也多次赴美参加短期学术活动,有很多的机会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是1994年1-7月,作者作为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学者中心冷战史项目的研究员,在美国从事档案研究,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普林斯顿大学赛利.马德手稿图书馆等地查阅了很多与凯南有关的一手文献资料。现在出版增补版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学界有必要回过头去看看,曾经影响美国冷战时期对外战略的“遏制之父”乔治.凯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和政策建议。

目录

目 录

  导言

章 凯南遏制思想的形成和提出
  节 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
  节 美国对外战略的大调整
  第三节 凯南对苏认识的形成
  第四节 “长电报”
  第五节 “X”文章

章 遏制的目标
  节 维护和实现
  节 遏制三个层次的目标
  第三节 “遏制”和“解放”
  第四节 遏制的

第三章 遏制手段之一:政治遏制
  节 遏制的主要手段
  节 保持西方社会内部的健康与活力
  第三节 和利用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苏联内部的变革

第四章 遏制手段之二:军事遏制
  节 遏制手段的次要方面
  节 军事威慑
  第三节 西方的“定心丸”与外交的后盾
  第四节 有限战争与军事干预
  第五节 核武器的作用
第五章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
与二战以后美国的对苏战略
  节 凯南遏制思想与1946—1949年杜鲁门

对苏战略的确立和实施
  节 凯南遏制思想和1950—1989年

美国的对苏战略
  第三节 凯南遏制思想与的“遏制”战略
  第四节 作为美国对苏战略批评者的乔治•凯南

第六章 对凯南遏制思想的几点评价
  节 现实主义战略思想
  节 不纯的现实主义战略思想
  第三节 变革的战略思想
  第四节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的影响

附录一 乔治•凯南的“长电报”与“X”文章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凯南)致国务卿
  苏联行为的根源X

附录二 乔治•凯南给本书作者的回信及照片
  1991年12月20日乔治•凯南给本书作者的回信
  1994年3月24日乔治•凯南给本书作者的回信
  1994年6月8日乔治•凯南给本书作者的回信
  1994年3月24日乔治•凯南给本书作者寄的照片

附录三 本书作者已发表的有关乔治•凯南的六篇文章
  我所认识的乔治•凯南
  遏制概念与冷战史研究范式
  乔治•凯南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政策
  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
  乔治•凯南的日本观与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
  为什么又是乔治•凯南?

  乔治•凯南简历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源于我1993年初写作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已由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为什么时隔20多年,我要把那篇学位论文再作补充、修改后出版呢?这其实是一本薄书变厚的故事,也是当下中国所处的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所促成的产物。

一、薄书变厚的过程

我今清楚地记得,当年(1990-1993)在写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没有电脑可用,记笔记主要靠手写卡片,论文也是用钢笔在带格子的稿纸上书写出来的,而且从初稿到定稿,前后要抄写好几遍。不过,我也因为经历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这一费时间、力气、纸张和墨水的过程,而养成了惜墨如金的写作尽量想清楚了才下笔,并努力使用简洁明了的文字。由于这个原因,更由于当时可使用的参考资料十分有限,我的博士学位论文篇幅比较短,只有10多万字,后来出版的那本书才160多页。按照今天的标准,那本小书无疑分量较轻,纵然如此,已故美国史学者、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教授任东来1996年在《美国研究》发表一篇书评,给本书作者以极大鼓励。他这样写道:这是本小书,但它比时下许多大部头的书更有分量;这是本研究别人思想的著述,但比现在众多理论专著更有价值。这是我读完张小明博士《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后的个印象。”①然而,我十分清楚自己本书的缺陷和不足,也一直希望能有机会通过补充、修改和完善,让那本薄书变得厚重一些,尽管我从来的书比薄的书更好。

今天,把那本薄书变厚,已经有了可能。这首先是因为写作方式的。我从1994年开始有了台电脑,并因此经历了一场写作方式的,劳动强降低,劳动效率显著提高。有了电脑之后,阅读、笔记、构思、打字、修改、润色、定稿、编辑、存储等一系列与写作相关的工作都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来完成,从而使得撰写一部篇幅较长的著作,已经变得不像过去那么耗时费力和令人生畏了,尽管电脑时代导致人们执笔书写能力普遍大幅度下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能让那本薄书变厚的主要原因,还是我过去30多年不间断的学术积累。这不仅是学科知识和文献资料的积累过程,也是学术活动和人生经历的积累过程。

我早是在准备撰写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开始对乔治·凯南及其遏制思想产生兴趣的。从1985年初确定本科毕业论文主题之后,我开始收集和整理与凯南相关的文献资料,先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查找到一些书籍和期刊文章,然后又借当年春天在新华社部资料组实会,在新华社图书馆阅读了多部有关凯南的著作,并且花了较多时间查阅新华社编辑、内部发行的《参考资料》(即大参考)以及《新闻稿》,并从中找到不少和凯南相关的资料括凯南的演讲和文章的中文编译或摘要,以及凯南……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