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武汉大学本科生通识课“外交礼仪与谈判”课程的教材,是武汉大学珞珈博雅文库通识教材系列之一,由武大“十大网红课”教师——吴蔚老师主编。全书从外交礼仪与谈判概论、日常礼仪、学术礼仪、商务礼仪、外事外交礼仪谈判与谈判礼仪六个方面介绍了不同场合和情况下的礼仪知识,既有对理论研究的尝试,又具有很强的实操,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礼仪与谈判的相关概念,并将礼仪知识与技巧运用于实践。书了一些有趣的礼仪小故事和一些的学生作品,增加了本书的趣味。
目录
章外交礼仪与谈判概论
节礼仪的概念与古今
节外交礼仪的意义与原则
第三节外交谈判礼仪
章日常礼仪
节个人形象礼仪
节社交礼仪
第三节 餐饮礼仪
第四节境外出行礼仪
第三章 学术礼仪·
节 书面礼仪
节 学术活动礼仪
第四章 商务礼仪…
节商务用语
节商务着装
第三节商务往来
第四节商务仪式
第五节商务礼仪
第五章 外交外事礼仪
节外交外事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节 外交外事通用礼仪
第三节外交外事特殊礼仪
第六章谈判与谈判礼仪·
节谈判·
节谈判礼仪·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礼仪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呈现出中华民族自信、端庄的面貌与气度,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价值。《诗经·小雅·楚茨》有“献酬交错,礼仪卒度”;《春秋左传正义》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史记·礼书》有“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礼仪在历朝历代的地位。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人的礼仪交往不再限于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在世界舞台行全球互动。人,代表着国家,是移动的文化载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上扮演了重要角色。2012年提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十分必要。以礼相交,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日常实际交往的需要。
节礼仪的概念与古今
一、何谓“礼仪”
对“礼仪”的理解一般有两种。种观点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种观点是将礼仪看作衡量文明程度和个人修养的标准体来说,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不仅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综合反映。
在中国古代实行的组织严密的三省六部制中,礼部居其一。礼部的设置始于北魏,沿袭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礼部改为典礼院,成了清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的机关。古代对负责“礼”机构的单独设置,反映出“礼”在中国政治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礼”之义主要有四:(1)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道德观念和风俗形成的仪节,如:婚礼、丧礼、典礼;(2)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礼教、礼治、克己复礼;(3)显示尊敬的态度和举动,如:礼让、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4)为表示庆祝、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如:礼物、礼金、献礼。“仪”在古文中有两种意思:一是仪容仪表。仪容仪表具体指人的音容、衣着、举止、姿态、气质等,它不仅可以体现个人喜好,还可以体现对别人的重视和信任。二是法度、标准。“礼仪”则可解释为“仪以示礼”,即通过外在表现,将自己对他人的尊敬与重视表达出来。因此,仪是礼的外化,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完备的与场合相适应的规范举止。
“礼仪”,为“礼”所延伸出的词组,其词义自然与“礼”相关,表示:礼节的规范与仪式。《周礼·春官·肆师》有记:“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礼”作为一种制度、规则和社会普适的意识形态,其内涵颇为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在哪种语境之下,都必定围绕一个“敬”字展开。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回溯历史,远在伏羲、皇帝时代,礼乐、、衣冠、嫁娶、甲历和八音等各方面,都形成了对应的礼仪规则。尧舜时期,“五礼成备”,吉凶军宾嘉,已经初步形成规模。这些礼仪源于古人对自行的祭神敬鬼的活动,是古代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这些行礼活动虽然在今天看来带浓厚的色彩,但蕴含了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价值观。
在西方,通常用“Etiquette”表示“礼仪”。该单词源于法语,早期的“Eiquete”在欧洲指的是用于书写家规与礼仪,并挂在住所外以示来宾的告示牌。《韦氏大学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礼仪”定义为“由好的家教或者当局认定应该在社会或官方生活中遵守的行为或者程序”,在英文中,可概括解释为“Rule”。
西方礼仪和在自己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西方社会早建立的民主等的共和制度,影响着礼仪的内容与形式。这些礼俗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成文法”,反映了西方文明的基本精神原则,并通过的行为方式加以体现。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基本准则主要有:善良精神、公正精神、自制精神、利他精神、文雅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