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报告.,2021

价格 28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报告·No.1,2021》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全样本、、多角度评价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指数研究报告。本报告基于《关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的基本精神,从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企业创新、绩效与价值四个维度,使用117个具体指标,利用各种公开渠道,采集基础数据和指标数据50余万,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了2020年3615家上市公司(占2020年上市公司的87.76%,剔除了数据缺失的公司)的相对治理指数,行体排名,以及省份、地区、行业、所有制、终控制人和上市板块等多角度的比较。被评价公司的相对质量指数数据排名,以及按身份、地区、行业、所有制、终控制人和上市板块的排名)可以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获取。本报告有助于监管机构充分了解上市公司质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监管更加有的放矢;有助于帮助投资者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效规避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收益;有助于帮助公司了解自身与其他公司存在的差距,提升公司竞争力,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助于引导股票价格客观反映公司真实绩效,避免股市崩盘风险;有助于帮助行混改的企业寻找高质量的合作股东,助推混改取得;有助于为上市公司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保证研究结论的客观和实践。

目录

第1章导论

1,1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2上市公司质量指数的相对

1.3评价上市公司质量的意义

第2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范国

2.1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指标体系选择的基本依据

2.2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指标体系

2.2.1公司治理维度(CLCQI-CG)指标体系

2.2.2社会责任维度(CLCQI-SR)指标体系

2.2.3企业创新维度(CLCQI-EI)指标体系

2.2.4绩效与价值维度(CLCQI-PY)指标体系

2.3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计算方法

2.3.1公司治理维度(CLCQI-CG)计算方法

2.3.2社会责任维度(CLCQI-SR)计算方法

2.3.3 企业创新维度(CLCQI-EI)计算方法

2.3.4绩效与价值维度(CLCOI-PY)计算方法

2.3.5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I)计算方法

2.4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评价范围及相关概念

2.4.1评价范围

2.4.2相关概念

第3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排名

第4章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指排名

第5章中国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指排名

第6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地区排名

6.1上市公司质指数(CLCQI)的地区排名

6.2公司治理分项指数(CLCQI-CG)的地区排名

6.3社会责任分项指数(CLCQI-SR)的地区排名

6.4 企业创新分项指数(CLCQI-EI)的地区排名

6.5 绩效与价值分项指数(CLCQI-PV)的地区排名

第7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行业排名

7.1上市公司质指数(CLCQI)的行业排名

7.2公司治理分项指数(CLCQI-CG)的行业排名

7.3社会责任分项指数(CLCQI-SR)的行业排名

7.4 企业创新分项指数(CLCQI-EI)的行业排名

7.5绩效与价值分项指数(CLCQI-PV)的行业排名

第8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所有制排名

8.1上市公司质指数(CLCQI)的所有制排名

8.2公司治理分项指数(CLCQI-CG)的所有制排名

8.3 社会贵任分项指数(CLCQI-SR)的所有制排名

8.4企业创新分项指数(CLCQI-EI)的所有制排名

8.5糖效与价值分项植败(CLCOI-PP)的所有制#名

第9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终控制人排名

9.1上市公司质指数(CLCO1)的终控制人排名

9.2公司治理分项指数(CLCQI-CG)的络控制人排名

9.3社会责任分项指数(CLCOI-SR)的终控制人排名

9.4企业创新分项指数(CLCOI-EI)的终控制人排名

9.5绩效与价值分项指数(CLCO/-PV)的终控制人排名

第10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上市板块排名

10.1上市公司质指数(CLCQI)的板块排名

10.2公司治理分项指数(CLCQ/-CG)的板块排名

10.3杜会责任分项指数(CLCQI-SR)的板块排名

10.4企业创新分项指数(CLCQ1-E1)的板块排名

10.5绩效与价值分项指数(CLCQI-PV)的板块排名

第11章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指数一前100名

11.1 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1)前100排名

11.2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I)前100名省份分布

11.3 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1)前100名地区分布

11.4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1)前100名行业分布

11.5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1)前100名所有制分布

11.6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I)前100名实际控制人分布

11.7上市公司质量指数(CLCQ1)前100名上市板块分布

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系列

后记

摘要与插图

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应该着重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公司治理。《意见》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具体举措。该《意见》中,提高公司治理是排在位的内容,而其他几个方面的不少内容也是公司治理的应有之义,如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中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中的防止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中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中的增加制度供给(尤其是法律制度供给),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中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管理人员要各尽其责,对待所有股东,等等。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从根本上是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的质量。

公司治括很多维度,重要的维括投资者权益保护、董事会治理经理能力及激励、财务治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是核心的利益相关者。随着股权的多元化,来自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越来越成为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而来自控股股东的资金占比却不断下降,尽管他们仍然对公司拥有控制力量。因此,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有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董事会经常被视为公司的核心治理主体,由于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战略决策,并监督经理层落实战略决策,因此,董事会治理的有效直接关系着公司发展的正确方向经理是公司的高行政长官,在发达市场经济体一般称为执行官(CEO),由于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公司董事会基本由独立董事构成,甚董事长都是独立董事,因此,CEO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中国企业经理尽管大多没有被赋予CEO的权利,但这是发展趋势,如何培育和发经理的大能力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重视的因素。财务治理关系着公司财务的稳健和,较高的财务治理质量不仅能够合理配置各财务主体的权责利,有力控制各个财务环节,有效监督财务行为,还能适当激勋财务主体,因此也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见》提出,上市公司要诚实守信、规范运作,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可见,社会责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共识的广义公司治理理论来看,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中,这本身意味着,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尤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些年兴起的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概念,其实是广义的公司治理。尽管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ESG概念并不成立,因为广义的公司治括社会责任,社会责括环境保护。但ESG的提法并非没有意义,其意义恰恰在于突出了社会责任(含环境保护)的重要。2019819日,美国商业圆桌会议

Business Roundtable)发表《公司的目的》的宣言,强调企业要更重视履行对社会的责任,不能独尊股东利益。这项宣言已经获得美国188位企业CEO的联合签署,足见重视社会责任已成全球共识。

中国当前产品、环境污染、员工和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等问题频发,比如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轰动全国,蚂蚁集团的资本无序扩张严重侵蚀消费者利益等,这表明企业的展不能仅仅以企业利益大化为考量,不能为了赚钱而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不能以牺牲公众的生命财产为代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冲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以来,法规不到位和执法不力,使得不少公司看重热钱”“快钱,过度追求短期利润,而不惜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以来括很多企业家在内的很多人都对履行社会责任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只简单地把纳税和吸收劳动力业等少数几个方面,看作是自己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认为比其他企业纳税多、吸收劳动力多,是比其他企业履行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这种观点是狭隘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义务质的社会责任,如严禁破坏生态环境,提供高质量的、的产品和服务,照章纳税等;二是非义务质的社会责任,如赈灾捐款捐物、资助教育事业等。前者是强制的;后者是自愿的(也可以称为狭义的社会责任)。然而,问题在于,由于法律较多,或者弹较大,处罚较轻,使得一些本属于义务质的社会责任,在一些企业眼中却成为自愿的社会责任。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员工工作环境等,缺乏清晰的判断合法与否的界限,一些企业甚聘用专门人员寻找法律地带,这是这些年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低劣、员工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频出的重要原因。

……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