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八三”洪水纪实》是以口述史为主的“三亲”史料汇集。通过亲历者的口述,真实再现了1972年8月3日建德特大洪水灾害的场景,记述了洪水发生的原因、过程、情境、损失,以及在这次洪灾中涌现出的抗灾救灾英雄人物和事迹。是建德人民在洪灾过后,在党和的带领下,不惧重重困难、努力恢复生产、共建美好家园的可贵精神,同时告诫人们要珍惜美好生活、热爱自然环境,团结一心会战胜一切困难。
目录
那个难忘的夏天;
“八三”洪水的回忆;
一场大水,让我很快长大;
两晚的经历;
关于“八三”洪水的一些情况;
我所知道的寿昌“八三”洪水;
惊心动魄的;
两枚“八三”洪水“”;
淤堨大队在“八三”洪水抗洪救灾中;
缅怀为护桥而殉职的邵樟生;
在洪波中身缚OOO塑像的;
痛定思痛;;;;重建大堤;
“八三”洪水中的更楼;
难忘的;
灾后建房记;
“八三”洪水灾情忆录;
“八三”洪水中的张家村;
苦战“八三”洪水;
“八三”洪灾碎片记忆;
大灾面前“三要三不要”;
“八三”洪水亲历记;
“八三”洪水印象;
曹溪不会忘记你;
逃离桂花巷;
许望秋的那;
不能忘却的记忆;
洪水面前,我们没有退后;
粮食!粮食!;
航头村的英雄;
先种粮;;;;后造房;
OO中的航向标;
洪灾中奋勇救人抢物;
坐墙头上划洪水;
我在“八三”洪水中的经历;
“八三”洪水袭来后;
洪水肆虐下的溪口;
洪水无情人有情;
抢救粮食;
洪灾无情人间有暖;
睡猪栏的日子;
O是难忘洪水时;
8月冷雨;
大同村抗洪纪实;
抢险救灾中的建筑工人队伍;
重建家园;
在破岗开河中成长;
航头村遭遇“八三”洪水记;
洪水见真情;
生产队的工分簿;
紧急转移;
铜锣响了;
“八三”洪水二三事;
生命的搏斗;
回忆“八三”洪水;
一段不能忘记的时光;
午时惊魂;
想不到,他再也没有上来;
一只大西瓜;
“八三”洪水留给黄家村民的零散记忆;
两堆稻;
我所经历的“八三”洪水;
附:;
;;;;一、抗击“八三”洪水碑记;
;;;;二、关于上报抗灾基建项目及所需资金、三材的报告;
;;;;三、寿昌区特大洪水受灾及抗洪情况统计表;
;;;;四、“八三”洪水集体灾情统计表
我所经历的“八三”洪水邹根清附:一、抗击“八三”洪水碑记二、关于上报抗灾基建项目及所需资金、三材的报告三、寿昌区特大洪水受灾及抗洪情况统计表四、“八三”洪水集体灾情统计表
摘要与插图
1972年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夏天,从7月份开始,老天几乎没下过透雨。全县上下的干部都奔赴农村线,指导抗旱和“双抢”工作。那时,国家对“三农”重视,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也踏实,中央号召“农业学大赛”,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深入农村蹲点调研,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而且对干部驻村的时间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省级干部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100天,县级干部不少于200天,公社干部不少于300天,简称“一二三”工作制。我是从浙江冶金工业学校(校址在梅城)毕业,先分配到寿昌石粉厂工作,后调县夺煤指挥部。我们的办公室设在县革委会大院时,整个县委大院里,工作人员很少,尤其是在抗旱和“双抢”这个关键季节,除了几个值班人员外,几乎看不到什么人。连我们夺煤指挥部也不例外,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下到农村去了。我——县革委会、县夺煤指挥部常务指挥震宇(主持工作)是寿昌区“双抢”工作组组长;我的一个同事方土金,和原县革委张树声(“”开始后“靠边”了)一起被派到大同区“双抢”工作组。
7月底,中央气象台通过广播向全国发出“台风警报”,而且这次台风向浙江沿海正面袭来。台风要来了,这等于说要下雨了。下雨,无论对处在抗旱一线的农民来说,还是在酷暑中煎熬的我们,都是大好事,但肯定会对夺煤产生负面影响。因为那时全县的煤矿不少是露天的,有的洞,离地表较浅,即使是竖井,坑道也是在浅层,很容易受到地面水的渗漏,加之开采方式比较原始,大部分矿井设施装备都比较简陋。所以,7月29日一早,我跟到我联系的源口煤矿、田畈煤矿等地检查工作,准备抗台,31日晚上回到指挥部值班。8月1日,我与高宗恭两人值白班。晚上,马本义来接替高宗恭。后半夜,我和马本义说:“你也回家休息吧,这里有我一个人行了。我年轻,又是单身汉,不要紧的。”马本义回去后,留下我一个人值大夜班。当晚,我睡在办公室。
天,也是8月2日,天开始阴下来了,天上的乌云打着卷儿从头顶飘过。不久,雨下起来了,而且一下是大雨甚暴雨。我在办公室处理着日常事务,高宗恭顶着暴雨,也来到办公室。由于下雨,气温骤降,感觉有点冷,我准备回宿舍添衣服,顺便取条薄被来,准备晚上值班时盖。高宗恭说:“你去吧,这里有我。”但看看窗外的雨,我又有种莫名的害怕,因为那雨不是在下,而是在往下倒,用倾盆大雨来形容还不够,要用倾缸大雨。思量再三,我还是鼓起勇气,穿上下矿井用的雨衣雨裤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