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常见内科疾病的常规具体诊断措施和新诊断方法,较为详尽的常规措施和现代方法及技术。本书先简要介绍了内科学绪论;接着叙述了内科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内科疾病常用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等临床科室常见病的诊疗思维,以及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本书旨在将目前领域里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展现出来,以强化内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目录
章绪论
节现代内科学的发展
节内科学机遇和挑战
章常见症状与体征
节眩晕
节头痛
第三节呼吸困难
第四节胸痛
第五节恶心与呕吐
第六节腹块
第七节腰痛
第八节水肿
第九节血尿
第十节蛋白尿
第三章常用技术
节神经介入技术
节氧气疗法
第三节机械通气
第四节胃肠减压术
第五节 血液透析
第六节连续肾脏代替
第四章神经内科疾病
节脑出血
节腔隙脑梗死
第三节血栓形成脑梗死
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五节脑神经疾病
第六节脊神经疾病
第七节急脊髓炎
第八节吉兰-巴雷综合征
第九节 血管痴呆
第五章呼吸内科疾病
节肺炎
节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支气管扩张
第四节慢支气管炎
第五节慢阻塞肺疾病
第六节 急呼吸衰竭
第七节肺脓肿
第八节肺间质纤维化
第九节胸膜腔积液
第十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第十一节肺不张
第六章消化内科疾病
节 慢胃炎
节消化溃疡
第三节肝损害
第四节肝脓肿
第五节脂肪肝
第六节肝硬化
第七节甲型病毒肝炎
第八节 乙型病毒肝炎
第九节自身免疫肝炎
第十节胰腺炎
第七章肾内科疾病
节急肾小球
节慢肾小球
第三节肾小球
第四节过敏紫癜
第五节狼疮
第六节急肾损伤
第七节肾病综合征
第八节慢肾衰竭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
节类风湿关节炎
节多发肌炎和皮肌炎
第三节 骨关节炎
第四节风湿热
第五节 干燥综合征
第六节系统硬化症
第九章儿科疾病
节小儿肺炎喘嗽
节小儿厌食
第三节小儿积滞
第四节幼儿急疹
第十章老年综合评估与老年疾病
节老年综合评估
节老年综合征
第三节老年糖尿病
第四节老年慢肺源心脏病
第十一章
节食管癌
节胃癌
第三节原发肝癌
第四节卵巢
第五节结肠癌
第十二章消化内科疾病护理
节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节反流食管炎的护理
第三节胰腺炎的护理
第四节肝脑病的护理
第五节肝衰竭的护理
第六节胆道感染的护理
第七节 胆道蛔虫病的护理
第八节肠结核和结核腹膜炎的护理
第九节 溃疡结肠炎的护理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一、疾病谱演变
20世纪上半叶之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疾病。历曾出现多次鼠疫、霍乱等急重大传染病大流行,其传染强、流行面广、迅速致命的特点曾造成亿万人死亡。慢传染病如疟疾、结核等也给人类造成了持续、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早期内科学面临的是以传染疾病占主要地位的疾病模式。随着医学的不步,针对传染病的和手段层出不穷,各种疫苗、抗生素以及化学的出现使大部分传染病得到了控制甚于1979年宣布天花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虽然传染病在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防控,但新的全球健康问题随之而来,那是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寿命延长、生活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泛滥以及心理行为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以及其他慢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世界估计5600万人死亡,其中68%由非传染疾病导致,比2000年的60%升高了8%,四类主要非传染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慢肺部疾病;从具体病种来看,目前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依次是缺血心胜病、脑卒中以及慢阻塞肺疾病。因此,与慢非传染疾病的斗争成为当前医学以及内科学的首要任务。
然而十余年先后有严重急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人感染禽流感、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在全球或者局部地区暴发流行,、结核病等仍然位列当前全球致死主要病因之列,这都给我们的卫生工作蔽响警钟:尽管全球疾病谱已转变为慢非传染疾病占主要地位,但是对传染疾病的防控工作仍不能放松,而且还要不断加强。面对这些挑战,内科学任重而道远。
二、医学模式的变迁
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是人们看待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原则,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认识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观点,影响着这一时期整体医学工作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伴随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类先后经历了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以及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极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对疾病的和更加有效。但是,这一模式本身的缺陷也不断暴露,尤其是“心身二元论”的观点使人们忽视了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诸多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致使诸多疾病仅从生物学角度难以解释,单纯依靠生物学手段也难以达到理想,在此背景下,美国GeorgeL.Engel教授于1977年在《科学》杂志撰文,评价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提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标志着医学模式发人新纪元。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看待健康与疾病问题,既要考虑患者自身的生物学特,还要充分考虑有关的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工作从以疾病为转变为以健康为,从以机构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从主要依靠医护人员和医学科技转变为需要全社会、多学科共同参与:卫生不仅面向个体更要面向群体,疾病的不仅是躯体疾病,也要重视与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和建立使工作发生了从局部到全身、从个体到群体、从医病到医人、从生物医学到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的跨越,这括内科学在内的整个医学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内科学作为医学的重要部分,临床工作中已经充分展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例如,部分心血管病患者可能容易合并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应激、焦虑等又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对待心血管病患者时,除了检查患者的心脏,还要注意了解其心理。消化溃疡的发生也被认为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可能取得更好的。我们处在科学,技术、思想不断变革的时代,可以预见,未来的医学模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医师应该始终保持发展的眼光,并不断探寻每一个时期合适的医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