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历史时空的大背景,从农业文明、孔子“仁学”、修身为本三个主要视角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书中不采取概论式的面面俱到的写法,主要于对若干相对独立的典型专题和专题下的典型个行深入研究,以“点”的深入,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全书上、中、下三编,大致以传统文化的发生、现实表现、思想升华为。各编设五章,通过导论及十五个专题,从不同侧面来展示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发展历程和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目录
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质
一、农业文明: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二、宗族制度:传统文化的重要柱石
三、孔子“仁学”:传统文化的哲学突破
四、修身为本:儒家思想的理论起点
五、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上编文化发生
章太一生水:传统文化的万物本源说
节神话所见水与万物本源之关系
节水与生命关联的多重考察
第三节水为万物本源的理论升华和文学审美
结语
章土地崇拜:传统文化的现实根基
节农耕文化与土地
节土地神崇拜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家园意识与乡土深情
结语
第三章宙宇合一:传统文化的时空观
节传统时空观的形成
节传统时空观的民族特征
第三节传统时空观的艺文呈现
结语
第四章鉴古知今:传统文化的历史观
节巫史分流与早期历史观的形成
节史家的历史观与历史观的民族特征
第三节历史观的文学表现
结语
第五章生生之德:传统文化的生命观
节起始流转的生命观
节人的生命属与生命观念
第三等、舍生、通达的生命观念
结语
中编现实表现
第六章君子怀德:传统文化的修身境界
节忠恕之道与立德修身
节立德修身的目标和路径
第三节立德修身的典范
结语
第七章二姓之合:传统文化的婚恋观
节宗族联姻与传统婚姻的基本模式
节古代婚恋与现实人生
第三节古代婚恋观的文学表现
结语
第八章道统传承:传统文化的家国之道
节家国之道的形成
节家国之道的发展
第三节 传统家国之道的现代启示
结语
第九章诗意家园:传统文化的栖居理想
节 栖居空间的理想选择
节栖居的人文追求
第三节栖居理想的艺文呈现
结语
第十章岁时民俗:传统文化的民间样态
节岁时节令的形成与农耕文化
节岁时故事传说与岁时民俗的渊源流变
第三节岁时民俗的传承与文化蕴含
结语
下编思想升华
第十一章品貌风神:传统文化的人物品鉴
节人物品鉴的发展
节人物品鉴与汉魏朝野政治
第三节人物品鉴的理结与文学记录
结语
第十二章上下求索:传统文化的人生道路
节“修齐”与忧国忧民
节隐逸遁世与全身养志
第三节别样人生道路的探索
结语
第十三章天下大同: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
节大同理想的生成背景及基本内容
节大同理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反思
第三节大同理想的文学表现
结语
第十四章言尽意余:传统文化的语言艺术
节言意之辨与语言艺术趣尚
节言尽意余的诗歌典范
第三节言尽意余与小说戏曲及绘画
结语
第十五章世外奇思:传统文化的超世想象
节神话传说与神境异域想象
节道、佛弘教与仙境冥界想象
第三节文学中的超世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中国文化从发生、定型到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在早期文化,农业文明、宗族制度和儒家思想,则是三位一体,具备文化基因质的三大要素。它在早期文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文化发展走向和民族特征的形成则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决定作用百年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为我们从发生源头考察中国文化的生成,理解其何以能历数千年延续而不中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我们拟百年来考古学研究和前辈学者思考的基础上,以上述三大要素为主线,尝试对中国文化的早期生成及特质,一步的探讨。
一、农业文明: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农业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当人类还处于采集或狩猎时代,无法摆脱自然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食物的获取没有稳定的保障,因而会不时受到饥饿的威胁时,是没有余力去思考超出生存需求之外的事情的。被学术界确定为文明起源标志的文字、城市、金属冶炼、国家等,自然也不具备产生的条件。恩格斯“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的生产部门”的观点①,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普遍特点。因为农业的发明为早期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氏族和聚落的部分成员,因此可以思考和从事更复杂和的工作。当代学者也认为:“农业是文明的基础,农业提供文明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剩余,支撑精英阶层及其附属专业群体的存在,其括专业化的手工生产、军队、阶层等……史前文明的形态各异,但其经济基础都是农业,无一例外。”“文明的基础是农业,没有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形成文明”。这一世界的通例,在中国也不例外。
我国上古时期而言,农业的发展也同样是早期文明重要的基石。对此百年来发现的大量史前文化遗址,为我们了解早期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考古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农业的起源可追溯到约10000年前。在地域范围上,和南方的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两个重要中心,其发展基本同步。在距今8000年前后,都出现了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农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南、北方都开入了农业社会阶段。
在北方,河南新郑的装李岗遗址和沙窝李遗址、山东济南的月庄遗址、甘肃秦安的大地湾遗址、内蒙古教汉的兴隆沟遗址等,“或多或少都出土了果和黍两种小米遗存。通过分析发现,这个时期的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从事种植粟和黍的旱作农业生产”③。发现于1976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尤为典型。这个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6000多年,其中“一个遗址里面发现了上百个粮食窖穴,80个里面还保存有粮食,当然都已经成为皮壳了。当时做了一种叫做灰象法的研究,认为是粟。的研究证明里面还有黍和其他一些作物,但是以粟和黍为主。把这些窖穴里面储藏的粮食换算鲜的小米,有十几万斤。”①这说明在距今8000年前,武安一带的旱作农业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已具备了存储余粮的生产能力。但体来看,北方农业要到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期,才真正成为经济主体。学者们通过对鱼化寨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分析发现:
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仰都文化早期前段,中国北方地区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从事种植小米的旱作农业生产活动……到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期,通过采集野生植物获取食物资源的必要已经微不足道了,以种植果和黍两种小米为代表的早作农业生产,终于取代采集符腊活动成为仰超文化的经济主体,从此,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地区正入了以农业生产为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②
在南方的多处遗址,则发现了水稻遗存,时间也在距今8000年前后。如考古学家在湖南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发现,“在彭头山文化时期,人们播种的作物很可能决不只是水稻一种……依当时的生产能力稻作所能提供的食物份额恐怕也难以使其占居地位。”“那时已被利用的主要种类少有菱角、莲藕,芦苇、芡实等水生植物,它们的果、茎、根均可食用。”也是说,这一阶段还处于水稻与其他种植植物共同维持人类食物基本需求的时期。在距今7000-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原始稻作农业有一步的发展。“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捆,均发现了大量稻谷堆积和大面积榫卵木构干栏式建筑遗迹,表明了河姆渡先民早在7000年前业已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从事原始稻作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④这样的判断,是有充分的考古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