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女跨文化镜像认同——赛珍珠、史沫特莱、项美丽的中国叙事研究》以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史沫特莱和项美丽的跨文化经历和中国叙事为研究对象,聚焦作品中的中国妇女形象,论述该形象折射的女主义思想及其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本书将三位女作家的中国叙事作品放在20世纪20-4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和中国新女话语的背景之下,结合美国女作家的中国文化体验、与中国妇女及知识分子的交往,具体分析其作品中的中国妇女形象。旅居中国的美国女亲眼见证中国妇女的思想、角色和命运在传统的负担和历史的变迁中沉淀、裂变、涅槃,与中国妇女相异或相似的体验促使她们反思女共同的命运,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时空让她们审视、检验、修正、巩固自己的女主张。她们在写作中对中国体验和中国妇行想像重构,其女理想从自我流向他者,经由他者回返,穿上理想的外衣再次回流投射到他者身上。她们的女理想在中国妇女形象中展现出来,自我与他者在文学想象中融合,中国文化在现代女主体身上留下印记。
目录
绪论
章赛珍珠、史沫特莱、项美丽与美国女主义思想的不认同………39
节20世纪初多样化的美国女主义思想
节赛珍珠、史沫特莱、项美丽与美国新女的认同
章赛珍珠、史沫特莱、项美丽与中国女话语
节建构中国妇女形象的三重话语
节遇见镜像——赛珍珠、史沫特莱、项美丽的中国体验…
第三章自由主义女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妇女
节书写农妇阿兰——认同他者
节《母亲》中的叛逆精神——修正他者想象
第三节《论男女》中的自由主义女主义思想
第四节《群芳亭》中的理想镜像.
左翼女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妇女
节《大地的女儿》中的阶级与别观。
节史沫特莱笔下的妇女形象
第三节史沫特莱的左翼文艺观及叙事策略
第五章 福莱勃尔视野中的中国妇女
节《太阳的脚步》中的“小脚太太”…
节《潘先生》与“花厅夫人”
第三节《宋氏家族》——现代女与福莱勃尔。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中国以其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吸引西方文人墨客,刺激他们书写中国,勾勒出丰富的中国形象,如马可·波罗(Marco Polo)笔下富饶、广博的东方帝国,令莱布尼茨(Gotfried Leibniz)魂牵梦萦的“孔夫子的中国”,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笔下落后封建的弱国,赛珍珠(Pearl S.Buck)的乡土中国,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的“红色”中国,还有马克·吐温(Mark Twaine)塑造的幽默、勤劳的“中国佬”,庞德(Ezra Pound)奉之为自然语言的中国古典诗,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想象的中系社会等。亭台楼阁、丝绸、瓷器、孔夫子、“三金莲”、鸦片等亦正亦邪的中国意象在西方人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
西方作家的中国书写日入文化和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他们分析西方作品里的中国形象,剖析其创作动机,探索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旅居国外的中国学者采用跨文化的视角,立足中国文化之本,借用西方批评方法,剖析英美文学中的中国意象及其文学和文化价值。钱锺书1937年提交给牛津大学的毕业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研究17世纪英国作家本·约翰逊(Ben Johnson)、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威廉·坦普尔(Sir WilliamTemple)以及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丹尼尔·笛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大卫·休谟(David Hume)等在作品中塑造的中国意象,如孔子、汉字、中医、科举制度、花园、中国。他将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溯源到16世纪的意大利作家里查德·威利斯(Richard Willes),认为这构成了英国文学的一部分。他指出17世纪英国作家对中国的兴趣是人文主义的,而非语文学意义的利主义的1,而18世纪英国文学充斥了对中国的负面书写。陈受颐1928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时提交的博士论文《十八世纪英国文化中的中国影响》和范存忠193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时提交的博士论文《中国文化在英国:从威廉·坦普尔到奥列弗·格尔斯密斯》都以英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为研究对象。陈受顾认为18世纪英国文人对中国的兴趣高涨,到18世纪中叶,他们对中国的兴趣远远超出其他东方国家2。范存忠认为孔子哲学,尤其有关执政、学问等方面的论述对坦普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上述学者研创了研究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的先河,后来者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不断拓宽该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周宁在《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一书中梳理西方七个世纪的中国形象生成演变轨迹,提炼出乌托邦、意识形态化和野蛮等三种中国形象,指出中国形象作为他者参与西方现代的建构。周宁指出,研究西方作品里的中国形象旨在“发现西方作品里的中国形象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发生演变、断裂或延续、继承的方式,揭示西方作品里中国形象叙事中那种普遍的、稳定的、延续的特征,那种倾向于类型甚原型的文化程式”3。周宁等人的研究倾向从宏观的层面提炼西方作品里中国形象的类型括正面形象“大”“孔教理想国”和“红色”,以及负面形象“停滞的帝国”和“野蛮的中国人”等。他强调西方作品里的中国形象是集体想象和集体记忆之物,它一经形成便在西方的现代话语内部流传、巩固、转换,作用于西方现代的自我建构。类型化的中国形象研究历时梳理了西方作品里的中国形象的形成以及流变,为类似研究铺垫了一个可以参照的面。但类型化的中国形象一方面强化了西方的东方主义话语,无形中助长了西方话语的霸权,另一方面忽略了作为个体的西方作者想象中国的异质和特殊。个体的中国想象与作为西方集体想象物的中国形象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个体的中国想象在何种程度上固化或颠覆了集体想象物?这需要对单个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做文学的、历史的、心理的、跨文化的解读。
类型化的中国形象研究探讨典型的中国形象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个体的中国形象研究探讨个化的中国想象以及作家的价值取向、美学理想或哲学诉求。姜智芹在研究美国的中国形象时指出书写者本人的先见对异国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的“经验世界、知识体系、价值参照、认知方式和伦理取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