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记述了大连司1949-1997年这一时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公司与新中国同时诞生,以及成立后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公司不断改革、完善,逐渐步入正轨。同时,根据国家的航运事业发展的定位,不忘初心,自强不息,不断创新,始终保持服从为需求,服务于航运经济发展为大局,为中国海运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目录
章 创建新中国北洋国有航运企业(1949一1952)
节 创建大连司
一、苏联军管下的大连海运二、完成接运爱国人士三、成立大连司
四、东北航局接管大连司五、建立北洋区海运管理局·
节 探索北洋航区管理模式
一、统一北洋航区的运输管理
二、做好统计工作为计划经济做准备·三、重视生产
第三节反封锁,恢复生产
一、恢复客运
二、武装护航
三、接收船厂
第四节 千方百计发展运力…
一、艘客货船——“东方6”号二、艘货船——“东方2”号三、千方百计加运力四、接管“北光”轮
五、船舶数量统计表
第五节欢迎“海辽”轮回归
一、“海辽”轮背景二、过程
三、“海辽”连
四、贺电
第六节 建立航运技术人才队伍
一,重视员工队伍建设二、开展民主改革
三、成立海员医院,改善劳动福利第七节 职工当家做主一、召开北洋航区次政工会
二、召开北洋航区届直属职工代表大会三、支持抗美援朝
章 探索建设北洋航运事业(1953—1957)
节 建设北洋航运管理体系
一、成立上海海运局大连办事处二、实施船长负责制三、建立政治工作机构
节努力完成国家个五年计划一、努力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二、完成个五年计划三、健全船舶制度四、不断提高客运质量
五、开展“生产大检查”运动第三节运输
一、积极挖潜运输二、开展增产节约活动三、重视服务质量
四、开展以航次为主要形式的劳动竞赛五、劳动竞赛、服务质量的提高六、“节约核算”班组竟赛活动
第四节 新艘自行设计、建造客轮投入营运一、运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二、首艘新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民主10号”投入营运
第五节 推行经济核算与单船核算一、建立经济物算
......
四、改革用工制度
五、改革分配制度第七节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一、中国大连司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二、推行“大政工”三、推动企业改革四、《大连海运报》创刊
五、大连海运局的历史沿革
第七章 迎接市场经济新挑战(1993-1997)
节 新集团站在新的起点
一、成立大连海海运(集团)公司二、加强新集团的各班子建设三、调整新集团的组织架构四、完善新集团的各项工作制度五、新集团的“九五”战略目标
节加强企业管理
一、加强船舶综合管理二、完善二级企业管理三、提部机关工作效率四、推广“北极星”轮的管理经验五、建立管理体系
第三节 积极应对航运市场开放的挑战一、渤海湾海运市场开放二、转变观念,积极应对三、理顺公司的揽货
四、交通部文明示范窗口“海洋岛”轮第四节 船队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调整货运运力结构
二、客运躯队向高速化、客该化分展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四、抓机遇,淇发展
单五节 参车中国用运集影的红建
一、资产规模与经营歌期
二、机构编腻及全业管母维式
三、面临的同题与减亏相施
四、参与中国用运集纺的组建
第六节建设人才新高他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二、注重职工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树,促发展
四、用改革来人力资源的发展
第七节 探索政治工作新举措
一、开展“三学一创”活动
二、加强和完善党
三、坚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研究工作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五、加强大连海运工会工作
六、加强大连海运局工作
345
附录一大事记
附录二大连司历届党人名录
大连中远海运·中远海运客运劳模附录三
大连司船名录(1949-1997年)附录四
附录五对大连司成立时间的考证
附录六吴中校事迹简介
附录七 航运业常见专业名词解释
附录八重要规则及公约
参考文献
编后语
摘要与插图
大连地处辽东宇届面通,是东此区与生东,牛有刷海车地区水运历更,与山东半鳥幅海和膜,自古以桌交往密切。在五千多年制的新石器时代陕期,辽东房与中原各部版间级已经风回得上期路,在经济和文化方行着密切交往。
相传葬朝末年,部分蒸、齐、赵人是从海上移居朝鲜半岛的。从西汉到前燕,中原数度变温,使得该地区的水运活动增多,尤其是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形成沿海比较固定的都里镇(今放藏口),大、小凌河口以及菊花岛等寄滔港点。海上航线不断发展。旅顺一山东半岛的航线,营口一版顺、营口一锦州、锦州一老息息、镇科一山位坐山的江在品4口业t。中卵了以的题口为中继,南连江苏的海上运输格局。宋、辽、金时期,虽有海禁,但实际上沿渤海湾以及渤海湾以东的海上交通并未断
绝。当时北宋和女真人之间,常常越海相通。
元、明时期,海运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更大规模的海上粮食、大豆等运输,推动着北方沿海的水上运输走向繁荣。
清初,曾有海禁。但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采取局部开放的政策以后,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100多年间,沿海航运一直维持着发展的态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山东、天津等地都与该地区有水上往来贸易。在内河方面,嘉庆、道光年间,从沿海各地来的商船,溯辽河而上,已能直航铁岭和开原等地,东北的物产,通过辽河集中于牛庄,国内其他地区的南货亦由牛入辽河,转输东北各地。据谢占《海运提要》里的“古今海运异宜”记载:“自从康熙年间大开海道,始有商贾经过登州海面,直趋天津、奉天。万商辐辕之盛,互古未有……是以数十年前,江浙海船赴奉天贸易,岁止两次则一年行运四回,凡北方所产粮豆枣梨,运来江浙,每年不下一千万石。”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向清朝发动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被迫签订《天津条约》。营口开港后,外国船舶蜂拥而,繁荣一百多年的牛庄帆船航运业,在外国航运势力的排挤和打击下,陷入了衰落和破产的境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列强争夺辽东半一步加剧,沿海航路原来主要由英国垄断的局面,很快被俄国、日本等侵略势力打破。俄国于1898年向清强迫租借了旅顺和大连湾,并把1897年在哈尔滨私设的中东铁路公司船舶部航线扩展到渤海沿岸,侵夺了通行辽河与营口的航行权。
1904年2月8日,日本舰队偷袭驻中国旅顺口的俄国舰队。1905年1月2日,驻旅顺口俄军向日军投降。1905年9月,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日俄两国代表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根据这个条约,俄国把旅大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并把长春以南旅顺口的铁路及其支线均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同年12月22日,在日本的胁迫下,清又被追在《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上签了字,承认该条约中有关东三省条款的规定。自此,日本帝国主义翘取了比沙俄更多的特权,旅大地区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大连开工厂、办学校、修码头、搞海运,强化殖民统治行疯狂的掠夺。
1907年,大连港由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为掠夺的需要,他们加紧了对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