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佛教:第十二卷

价格 18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9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唯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论文集系会议论文集。会上诸多学者对于唯识学的不同派系,不同思想,从论师们所依据的不同经典和思想时代背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价,唯识思想理论的发展演变、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历史影响,如唯识与因明的关系,法相、唯识之辩,瑜伽与唯识,唯识学与《大乘起信论》的关系等方面从不同角行探讨,终集结成册。

目录

阿赖耶识的中国化诠释——以《相宗络索》为例阿赖耶识常心之比较研究论末那识及其几种“心所”对“目犍连定中闻声之识”的探讨对唯识宗第六识命名问题的思考说一切有部的成业过程——以等起为中心关于“佛不受熏”的辨析韩国学界对新罗遁伦《瑜伽论记》的研究《中观庄严论》之自证分安立《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诠析周叔迦“空有之争”研究明末唯识宗高僧高原明昱初探名言种子与诸先验范畴比较研究略论经量部的“色心互熏说”——基于业力及其存续问题的探究论“种子熏演变过程论《瑜伽师地论》之“四种所缘境事”——禅观所缘普遍与对治辨析从唯识学的识境论看艺术意境的构成憨山德清唯识学思想简述巨赞法师唯识思想之蠡测《成唯识论》破斥原则与隐含条件之举例研究汉传因明的“能立”概念——基于梵藏资料的新考察《俱舍论光记》《宝疏》中定品科判的对比研究唯识学转识成智历程的心识转化现象与荣格个体化过程的心理投射现象比较研究《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引小学群书考《成唯识论》对数论的批判——以三支比量的解析为中心异国情调的形象于日本中世纪的叙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普及

摘要与插图

阿赖耶识的中国化诠释

——以《相宗络索》为例

印度佛教唯识学在传人中国的过程中,伴随着对于阿赖耶识的不同理解,在其是净是染的问题上,产生了众说纷纭的现象,直以玄奘法师为代表的唯识宗的创立,关于阿赖耶识的净染之争仍然在持续。这种阿赖耶识净染之辨的现象,不仅在中国佛教界发生,到了明末清初之际,作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夫之,也在其思想学说中涉入了对于阿赖耶识是净是染的争论。在阿赖耶识的净染问题上,夫之是从中国佛学的背景中予以研究,故而其基本出发点即与中国佛学的心本觉思想多有契合,以此作为论述的基础,夫之在分析与研究阿赖耶识的净染问题时,引入了真如、缘起及转识成智等佛学理论的范畴,通过论证表述其在阿赖耶识净染问题上的态度与看法,认为阿赖耶识具有真如的本体意义,通过缘起形成了本净而杂染的过程,后必须通过转识成智的过程,从而使阿赖耶识完成由染净的转变,这样夫之在阿赖耶识净染问题上建构了本净——杂染——本净的,与心本觉相契合的模式。一、阿赖耶识与真如 ;;;真如在佛学的理论体系中,是众人修证无上菩提之智的异称,是真实不虚之义,唯识学以真如作为清净无染之体,主张众人通过修证而使个体的意念与意识,离染得净、舍染趋净,以圆成无上智慧。对于这种清净无染之体的真如与阿赖耶识的关系,成为了中国佛学各宗派争论的焦点。在这一问题上,夫之从第七末那识与阿赖耶识互为互动的关系模式人手,认为第七末那识是杂染的,第八阿........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