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红船精神既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对行现代的阐释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本书采用的方法是用历史事实来解读红船精神:用中国、建军、建国三件大事来解读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用中国在各个时期不屈不挠的斗争来解读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用党史人物的个人行动来解读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使读者通过中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奋斗史理解以“”“奋斗”“奉献”为核心的红船精神。
目录
前言
章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节 创立中国,焕发新面貌
节 创建工农军,打响反抗枪
第三节 缔造人民共和国,开启历史新纪元
章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节 勇担重任,掀工人运动新高潮
节 愈挫愈勇,赴国民大洪流
第三节 矢志不渝,与错误路线作斗争
第四节 艰苦奋斗,在战火硝烟中壮大
第三章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节 不忘初心,方向抉择中的一大代表
节 大义凛然,工运洪流中的先驱
第三节 宁折不弯,白色恐怖中的中国人
第四节 舍身为国,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与插图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是红船精神的基础,贯穿于红船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中国始终保持的精神保障。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人行、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始终展现出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指出:“‘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在社会发展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在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坚定志在必得的信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党的创立焕发了中国的新面貌,人民军队的创建打响了武装反抗统治的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回看中国百年的历程,中国人正是以这样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可以说,精神是中国事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环境和任务在改变,但精神的价值是永恒的。 中国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理念发展自己,主动挑起历史和时代重任,推动事业发展壮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继承、弘扬和践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的历史。
节创立中国,焕发新面貌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代中国可谓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停滞不前。面对国家积贫积弱、百姓苦难深重的严峻现实,一批批心怀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梦想的中华儿女,展开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但无论是农民阶级发动的天国运动,还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或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的变法运动,抑或是资产阶级行的资产阶级民主,都未能从根本上解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组织一支由无产阶的、代表人民的政党成了斗争事业继行的迫切需要,中国在时代和人民的呼唤中应运而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也在这实践历程中得到滋育发展。
辛亥为中国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拓宽了视野。新文化运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伴随着十月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光辉篇章。
辛亥给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历史巨变,但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未曾停止,辛亥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但辛亥重要胜利果实——南京临时如过眼烟云,不久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所取代。1915年12月,袁世凯悍然称帝,他倒行逆施,遭到各种力量的反对,复辟丑剧收场,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在经济方面,横行中华大地的帝国主义与荼毒百姓的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相互勾结,借助政治势力操纵垄断事关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们迫切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在辛亥的影响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北洋军阀逆水行舟,不顾人民群众对自由与民主的向往,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用“尊孔复古”的方式为狭隘的个人政治野心服务。刚刚点燃的火把尚未照亮整个中国即告熄灭,但的星星之火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里。在辛亥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坚信真理和光明,开始燃救亡图存的火炬,着手探索新的救国救民之路。通结辛亥的经验教训,中国知识分子发现人们的国民尚未开化,致使广大群众对“若观对岸之火”,导致无论换谁上台,百姓都觉得与自己无关。所以,中国知识分子认为:“欲图明日之革新,必先廓清今日之愚昧,启动对昨日之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