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历史小说的形式,紧紧围绕“仁爱、、创新、勤政”等核心思想,艺术地再现了西汉太守文翁的成长历史,讲述了其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多个的业绩,尤其在蜀郡太守上励精图治、兢兢业业、造福人民的伟岸形象。书稿分三个阶行了描述,即文翁的童年、、舒县县令以及蜀郡太守时期,书写了文翁在任太守时兴修都江堰、发展农村经济、创办石室、盐铁业改革等伟业,用文学的形式艺术地向人们展示了太守修身齐家治蜀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并坚持做到与时,有意识地厚植了仁爱、、创新、勤政等时代精神,这为党中央开展干部教育树立起了学型。
目录
001/楔子
007/章经学润心少志宏
029/章小荷渐露尖尖角
03章如心遂愿入长安
045/第四章独爱春秋少年郎
060/第五章高人拱卫走官场
073/第六章春心醉笑太常里
102/第七章抗灾自救惠乡里
117/第八章仁爱县令圣恩宠
13章圣恩宠幸奔蜀郡
156/第十章经济蜀郡有妙方
168/第十一章大富善名远扬
181/第十二章问道寻踪得良方
194/第十三章兴修水利万年长
218/第十四章乡风不淳讼不绝
237/第十五章文经同举力更张
249/第十六章兴学化蜀在千秋
301/第十七章以居弘正气
313/第十八章改革先锋巧
339/第十九章赋闲居家乐开花
346/与西汉握手
349/附件1:文翁略考
357/附件2:《文翁传》主题歌曲《文仲》
摘要与插图
章经学润心少志宏
一、庐江文家海新丁
公元前187年,时值西汉前少帝刘恭继位次年。自刘邦建立西汉朝以来,几经权力洗牌,宫中之人皆懂得明哲保身。由于吕雉临朝称制:太臣们都只好围绕着她转,国家倒也。
俗话说得好:官清民乐,国泰民安。西汉在吕雉的运筹帷幄下稳健地沿着历史的轨道,倒也天下、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庐江郡舒县文家冲村(今安徽省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到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即便在这七月流火的季节,空气里仍旧夹杂着炙热的元素,村子里的人们用完晚餐,便照常端着竹凳来到房前的院坝里乘乘凉。
晚风徐徐,群星璀璨,文家冲的夜晚更是妩媚,尤其是文必达(字令德,生于西汉孝惠帝二年戊申正月初二午时)家的院坝里,前来休闲乘凉的人越来越多,因为文必达的夫人杨氏待人和蔼,加之文必达有文化且常出远门,爱给左右邻舍村民讲些在外的见闻。是夜,文必达没有出来陪邻居聊天,只是他的老父亲出于礼貌坐在院坝里,给大伙聊着这茶余饭后的事儿。
邻居们正聊到兴头上时,文必达的房间里突然传出婴儿的啼哭声。紧接着,一位四五岁的小男孩从房间里跑了出来,他是文必达的长子文乡。文乡跑到祖父跟前,高兴地告诉他:“祖父,母亲生了个弟弟。”
正在此时,天上的星星迅速地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弧线,院坝里的人惊呆了,有位太婆惊奇地叫了起来:“看,看,这天上的星星坠落了啊!不简单,不简单,这文家的孩子可是星宿下凡来啦!”限着太婆的惊呼声,大家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流星划出的那条弧线,嘴里念念有词地叫嚷起来:“文宿星下凡啦,文宿星下凡啦,看来文家会出一个大人物了!”
文必达的个儿子出世后,这弄璋之喜,使一家老小高兴得不得了,是村子里老人们关于文宿星下凡的传言,像是风儿一样,不几天便传遍了舒县,而且越传越神,越传越奇。
其实呢?文必达一家也没有觉得孩子有何不同,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安静一点儿,没有像邻居家小孩一生下来哭得昏天黑地,还有是身体健康,头发乌黑乌黑的,眼的。因此,文必达一家静,根本没有被外界的神话所影响。
在舒县农村,这新生的孩子,件事情是取名,文必达的父亲在书馆当先生,他找来文氏家族的族谱,正儿八经地开始研究起来。说到书馆,这是西汉时期的乡学,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私塾。
大孙子叫文乡,这大孙子本应以伯取名的,因为当时人们给孩子取名有个惯例,不仅仅是惯例,这可是从孔子家取名时开始这样了,家里的老大为伯,老二为仲,老三为叔,小的叫季。这文翁在家里排位,祖父建议取名为党,字仲翁,即老二的意思。来自父亲的建议,文必达个表示赞同,文必达的妻子也觉得不错,因为文党二字笔画简洁,不仅如此,念起来也顺口。
其实,古代家庭给新生孩子取名字,那是有特定风俗的,一般由家中有话语权的长辈定夺,征求意见常常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于是,文党的名字这样确定了下来,而字叫作仲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