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以“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落脚点开展研究,旨在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具体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影响、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隐思政教育的开展、思政课考评体系的创新及思政课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等问题。智能时代下大量的社会热点在网上迅速酵、扩散,新兴媒体话题设置、影响舆论的能力日渐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于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当中,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成为了人工智能产品的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本书于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问题,探讨如何在智能时代将智能技术更好地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目录
绪论
节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节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人工智能环境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节高校思政课教学迎来人工智能时代·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机遇·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挑战的应对
章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开展的研究…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转化·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构建…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概论”课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挑战·
第四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概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第三章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提升…
节 高校思政话语权的认知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权的重塑
第四章 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索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
第五章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课堂的开辟·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网络课堂的开辟·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家庭课堂的开辟…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
第四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隐思政教育的探索…
第六章 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考评体系创新…
节高校思政课考评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节 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考评体系研究…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概论”课考评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
第七章 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节人工智能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第三节人工智能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 …221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绪论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时步,为人类的学作和生活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增长、国家、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家的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被喻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一向受到高度重视。今天,无论有关工作者是否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高等教育中居于显要位置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工智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人工智能快步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实然状态如何?当下的人工智能及一步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立足“教育的”①,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思考并认真回答这样的问题,从而切实承担在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过程中应尽的责任,无疑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人工智能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技术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1956年夏,麦卡锡、明斯基等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开会研讨“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一概念,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入21世纪以来,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的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2017年12月,在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上,当被问及“当前人工智能冲击大的是哪个行业”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毫不犹豫地说:“是教育!”不难理解,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如行教育,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2018年4月,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构含智能学互式学型教育体系;明确到2030年,高校要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要实现到2030年中国高校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国家发展规划,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科技人才。从这一点来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不得不遇,而且是狭路相逢。
高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是新思想新思潮萌发的主要聚居地,大学生群体也是容易接受及运用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人群,而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与未来。我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直有着的专业化队伍,着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人工智能时代来临,高校思政教育这一大学生思想主阵地,更应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是必须且必要的。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引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可行。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是人工智能产品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因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大学生沟通,是便捷的,容易被推广与普及,具备实现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的行为和言论是与其现实生活中的生活与思想密切相关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会通过网络这一虚台来表达,我们再通过人工智能这一“虚拟”技术对其引导和开解。因此,从某一层面上讲,通过网络、通过人工智能对高校大学行思政教育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和认可,是具备技术基础的。与此同时,高校思政课受困于完整的理论体系知识和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显得枯燥乏味,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教学的实效逐渐降低,因此迫切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育方式。“一个人的全球学院”可汗学院,借助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算法,创造了“课上互动讨论、回答学生提问、课外学教育教学方式,这种“自助、互助、他助、一切免费”的融合教学模式,推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慕课(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MOOC),将高等教育的供给侧变革推到改革前沿。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