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辑的年度学术论文集,秉持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继承并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收录年度戏曲界的新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本辑设有古代戏曲、张庚学术提名专题、深度访谈、戏曲理论、当代戏曲五个专题,收录20余篇戏曲专业学术论文。《戏曲研究》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辑的年度学术论文集,秉持严谨、朴实的学术作风,继承并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收录年度戏曲界的新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本辑设有古代戏曲、张庚学术提名专题、深度访谈、戏曲理论、当代戏曲五个专题,收录20余篇戏曲专业学术论文。
目录
特稿
1/奋力前行止步
——《〈戏曲研究〉文选(1957—2020)》序
古代戏曲
4/孙钟龄《东郭记》述评
28/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44/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61/“以诗论戏”的历史源流探赜
77/“生扭吴中之拍”与“真诗只在民间”
的深层次自洽
——李开先《宝剑记》“不娴度曲”说新读解
94/《八义记》:赵孤故事的传奇搬演
张庚戏曲学术提名专题
105/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115/昆曲的现代戏创作之路初探
▁▁《梅兰芳·当年梅郎》创作回顾与思考
124/细微见知著,守正出新章
——评《梅兰芳·当年梅郎》
137/地方代言、雅化及传统戏曲的未来
——以“谢涛现象”为中心
151/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路径探析
164/跟着先生学“玩意”
——浅谈朱绍玉曲作之特点
深度访谈
172/民间底怀
――青年编剧陈云升访谈
戏曲理论
191/熊佛西对梅兰芳的纯艺术批评与梅兰芳的隔空回应邹元江216/
现代意识与世界眼光
―—张彭春与梅兰芳合作史实的再梳理
231/抵抗时间消逝,营造戏剧环境
——富连成的历史贡献
现当代戏曲
249/张庚的调查研究刍议
265/新中国戏曲声乐学科理论与实践管窥――以孙清足黄梅戏声乐教学为例
283/戏曲表演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思考
294/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319/山西稀有剧种发展模式研究
330/交互展示与沉浸体验
——博物馆与戏曲传承
344/《戏曲研究》稿约
347/《戏曲研究》2021年度约稿专题
摘要与插图
《戏曲研究》从1980年复刊今,已经走过了四十一年。如果从1957年创刊时算起,她已经有六十四年的历史,是中国当代戏剧当之无愧的历史长的学术杂志。这本杂志作为一种纯理论刊物,始终以集刊的形式出版,得到学术界的珍视。从复刊到今年即将完成120辑的出版,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用学术的执着静守,见证着中国戏曲理论事业的建设成型与发展变化。
中国戏曲的发展有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即戏曲艺术从产生成熟到兴盛发展,始终与理论观照密切相随。“理论”是戏曲艺术成程中颇为重要的一个认知方式,展示着在文化和精英立场上对戏曲艺行的探索和评价。即便在“文献不足征”的状态下,与戏曲相关的诸多社会群体、空间,如艺人、观众、民俗、官方、舆论等,可能会缺失记录,但“理论”却一如既往地绵延下来,成为戏曲艺术传统并行不悖的学术和文化传统。正是借助这个强大的传统,戏曲艺术在俗与雅、变与正、民与官、地方与国家、乡土与精英等文化范畴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变化,也不断地浸润着来自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形成的文化品格。
从这个角度而言,《戏曲研究》创刊时将戏曲作为“科学的研究”,及由此确立的“向遗产学舞台学艺人学研究方向,成为具有的学术立场。这当然会拓展传承既久的学术传统和文化传统,因为那种存续于活态戏曲中的遗产、立足于舞台空间的艺术,以及以“口头”为特点的艺人记忆,都是戏曲艺术在千百年来易被轻视忽略的内容。当然,这更会带来一个根本的学术空间的创造,即以活态戏曲、舞台艺术和表演主体为基础的戏曲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于对文献的、文物的、文本的戏行研究结。这无疑让戏曲研究从偏重于物质的“器”的层面,走向了偏重于精神的“道”的境界,因为“人”终究是戏曲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是“道”的实践者、奉行者。纸上得来终觉浅,戏曲研究关注到了“人”,也真正关注到了戏曲作为“艺术”的本体规律。
这一学术立场、文化立场的转变,来源于时代,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戏曲工作,来源于社会主义中国赋予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使命。这一学术立场、文化立场的数十年坚守,带来了民族化的中国戏曲艺术体系、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及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成型。毫无疑问,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戏曲学者及以此为奋斗目标的中国戏曲研究者们所共同创造并坚守的文化成。而《戏曲研究》,则成了建设这一艺术时代、学术时代的重台。
张庚先生生前曾标举戏曲研究的“三通”,即戏曲理论研究与戏曲艺术实践相通,戏曲剧团与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相通,中国戏曲学者与国外戏曲学者相通。这必然要求戏曲学术研究综合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