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收录了作者从事统计工作以来在各个期刊上发表过的有关统计计量与国民核算的学术论文和工作论文。本书分为理论篇、实证篇和理论实证篇三部分,分别以定分析、定量分析和定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统计计量、国民核算等工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以湖南省和北京市为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反映了作者几十年来关于国家统计工作的研究脉络和学术探索轨迹,也是我国统计计量工作发展历程的缩影,具有的学术价值。
目录
理 论 篇
绿色国内生值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方法的讨论
基于“节能减排”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
扩展投入产出表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做好综衡统计工作应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
对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几点看法
普查中的几个问题
怎样做好调查研究
我国统计学界三派纷争之我见
分解法和推导法结合编表初探
投入产出模型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方法
关于投入产出扩展模型的探讨
宏观经济循环矩阵与五大基本核算的统一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表和机构部门账户的重组
国民经济核算中绿色 GDP测算探讨
二阶段投入产出分析及应用研究
多产品价格影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二氧化碳排放的IO-SDA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略论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实施目标的选择
实 证 篇
对湖南省食品工业优势的初步研究
湖南省国民经济行业优先发展排序的宏观思考
适度积累率分析方法初探
湖南省“七五”计盘衡缺口测算与后四年度的调整建议
湖南省居民消费分析
优化湖南省农轻重结构
湖南省积累和消费比例的适度研究
湖南省能源工业及其连带产业发展分析
湖南省工业布□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加入WTO对湖南省GDP增长的影响
“□□”□□湖南省食品工业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湖南宏观经济结构□化及成因、对策浅析
湖南省国民经体循环分析及启示
湖南省GDP所有制结构分析
湖南省经济靠什么起飞?
湖南经量为何落后于福建?怎么办?
经济要腾飞三产须发展——从普查结果看湖南第三产业结构的
特点、问题及调整意见
依托广东湖北紧盯江西广西——湖南与周边省(自治区)综合
经济实力的比较
漫漫长路远——湖南省宏观产业结构的演□及调整方向
从奥运周期的需求看北京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008年、□010年产品供衡的预测与分析
理 论 实 证 篇
对市场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循环矩阵的探索
资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设计研究
论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
中国节能减排投入产出分析
非线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实际应用的研究与思考
资源配置与存量投入产出分析
北京奥运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研究
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研究
中国北京奥运经济投入产出与计量模型研究
绿色消费的核算与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中国绿色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以□007年为例
投入产出第Ⅳ象限理论与实践
绿色GDP 投入产出模型建立的构想
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低碳经济量化模型设计研究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设计研究
投入产出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与插图
绿色国内生值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科学发展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之一,而要适应科学发展理念,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原有的国内生值指标由于不反映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需要转化成绿色国内生值,并运用投入产出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国内生值核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一、我国实行绿色国内生值核算存在的问题
自从联合国推行1993年新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版本以来,绿色国内生值指标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未形成核算制度,是在我国推行遇到一些障碍。
(一)实现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框架有难度
在1993年的SNA版本里,绿色国内生值核算附属在SEEA中。SEEA的全称为“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它把资源与环境核算引入经济核算中,次完整给出了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核算。为达到核算的,SEEA不仅提出资源、环境的流量核算,而且提出资源、环境的存量核算。该框架给出了计算绿色国内生值的公式和方法。简单地说,绿色国内生值等于国内生值减去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主要是做减法,只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可做加法。在具体计算时,关键是计算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为保证核算的完整,还需计算自然资产转化成的经济资产。
从核算内容看,资源耗减指矿物耗减,森林中开采木材,水土流失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影响,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等;环境降级指过度捕杀鱼类、在原始森林中开采燃材与木材、猎取野生动物和残余物排放对水、空气、鱼类和森林质量的影响;自然资产转化为经济资产指土地向经济使用的转移,已探明矿藏净增加,野生森林转变为林场、农田等。
我们暂不讨论上述核算存在的困难,只讨论其框架中非生产自然资产期初与期末存量的核算困难。一谈到资源的存量首先想到实物量,如已探明但尚未开采的各种矿物数量、原始森林与林地的林木蓄积量和土地面积数量、水资源数量、鱼类资源数量等。而将这些实物量转化为价值量,遇到的困难首先是计价。例如,矿物尚未开采,按核算期当年已开采矿物价格计价显然不符合实际。因为树种繁多,林木蓄积量难以按树种计价,一般用混均价,而混均价的把握困难,稍有偏差得到的价值量会相差甚远。土地面积更复杂,一部分城市非农用入市场,而大部分土地没入市场,其价值难以估计。水资源可计算每年的数量,也可计算多均值,其计价也困难。目前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可参照水费计价,但没入市场的其他水资源难以计价。如果说SEEA实现有难度,主要还是在存量核算上。
(二)我国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基础较差
在计划经济下,资源、环境的使用是无偿的,根本没有价值量核算。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因为建立时间短,国家开征的资源、环境税难以弥补治理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所需的费用,所以其价值量核算难以反映实际情况年来,我国逐步开展各种资源普查、污染源普查,并在部分地区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已掌握大部分手资料,为我国资源、环境价值量的核算奠定了基础。目前的任务是建立资源、环境价值量的常规统计,为资源耗减、环境降级的核算提供数据,是提供计价的标准。
(三)非市场定价与产权界定方面造成制约
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的困难是计价,而影响计价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非市场定价,二是产权界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资源、环境由无价到有价有一个过程。从理论上讲,非公共用品可通过市场定价,而公共用品只能参照市场定价。如果说资源、环境存量难以通过市场定价,制约资源、环境存量的价值量核算,那么资源、环境的流量核算则可通过市场定价,少可参照市场定价。例如,资源矿物的耗减,可根据每吨矿物的开采费(或资源税)计价;在森林与原始森林中开采木材,可从市场上得到各种木材的价格;水土流失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影响,可根据水土流失面积测算恢复其生产能力的费用: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