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影视文化》系列之一,该系列每年出版2辑,本辑为十五辑,全书分为“当下电影研究”“电影史”“影视文化研究”“电视研究”“类型及个案研究”几大专题,涉及从电影史论研究到当下电影类型与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囊括中外影视文化理论的主流话题和前沿问题,如对媒介融合时代电影彩蛋的研究、文化地理理学视域下对北漂生活及北京城市影像的研究等。本书较为系统地展现了当前电影电视研究的新成果和动向。
目录
当下电影研究媒介融合时代电影“彩蛋”的微传播研究
数字时代的银幕想象与赛博文化构建“浸入”的目光:数字建构的电影观看电视研究论《装台》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她题材・短悬疑・新国风——行业规约下的国产网络剧创作趋向古典文化意蕴中的现代爱恨情仇——简析升级后的古装网络剧梳“礼”古装剧,让观众更好“入戏”国产脱口秀节目表演形态分析类型及个案研究《唐山大地震》:新主流电影的探索与局限类型的建构与突破:曹犯罪片的商业探索与个人表达青春“异托邦”:年来国产青春片的叙事探索中国武侠电影的民族化探索与他者视野——以胡金铨作品和《卧虎藏龙》与《英雄》为例
摘要与插图
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推向媒介融合时代等式互动、畅通式分享、病毒式传播、即时发布与搜索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微博、、微、微应用等新媒体的兴起导致个体的信息接触点处于离散状态,加剧了碎片化的微传播趋势。社会信息被割裂为彼此之间不具备连续逻辑的碎裂单元,引发了新的文化创作与审美趣味的转向,人们逐渐摆脱大众传媒的被动消费者身份,在去中心化、低门槛的微传播环境中转变为媒介景观的积极建构者,拥有更多的发声渠道和互台。
面对全球信息传播生态的不断重构,电影与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趋势也日渐明显,并在宣发模式上不断借鉴新媒体的传播特。电影在故事内容、叙事形式、观看方式以及传播效果上,都在与各种媒介由简单“相加”走向深度“相融”。其中,电影“彩蛋”作为电影的伴随文本,更是极大地发挥了其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微传播优势,拓展了电影文本与观众之间的互动空间和传播边界。电影“彩蛋”已经不仅仅是电影创作者在不影响正片叙事的基础上,刻意于片头、片中或片尾埋下的“小惊喜”了,其短小精悍、可塑强、传播便捷的特,已然成为当代众多电影加强与观众互动的微型趣味符码,在微传播的过程中变形为各种文本碎片,通过接触不同的群体,提升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度和参与感。
一、电影“彩蛋”微传播的兴趣偏向
媒介的融合式发展催生了海量信息,人的注意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电影作为一种传统媒介,在新传播环境中为争夺受众注意力、寻求与受众的更强链接和更深互动,于自身热媒介的基础上充分开发电影“彩蛋”这一冷媒介①,吸引人们基于兴趣而寻找大量信息填补模糊或缺失的内容,通过打造微型趣味文本以强化自身的互动能力。换言之,电影“彩蛋”在程度上以突出的趣味特质和微传播效力弥补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影的天然缺陷——低互动,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兴趣偏向和参与需求。
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言,“媒介都需要不断得到补偿和补救”②,以便于更好地满足人类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这一意义上,电影“彩蛋”可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电影补偿媒介,通过为电影开拓趣味空间、传播微型趣味文本,从而捕捉受众注意力,在呼应受众兴趣偏好的过程中透露着对人深层心理需要的观照。例如,“漫威宇宙”的多部电影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片头、片尾“彩蛋”实现了预告与前史、人物与剧情、现实与想象的“另类互文”,也是说,任意一部漫威电影的“彩蛋”都足以让观众瞬间穿越时空,与该系列电影的过去和未来对接,甚突破电影本身的叙事和剧情限制行更大胆的猜测与臆想,增加了观众的创作参与感。“彩蛋”作为电影中具有“独立”的伴随文本和附加因素,看似填补了电影的“裂隙”,实则体现了观众对电影文本叙述空间之外所隐含信息的再创造需求,这也是约翰·费斯克所提出的“生产者式文本”的一种体现,即“含的意义超出了它的规训力量,它内部存在的一些裂隙大到足以从中创造出新的文本”③。电影“彩蛋”允许观众电影这个“读者式文本”所要求的消极的、接受的、被规训的受众身份,而根据各自不同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阅历对文本和信行更开放的解码。电影“彩蛋”的这些激发个人创造力与参与兴趣的特征,与媒介融合时代大众对媒介消费的主要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度契合的。
除了在媒介解码和再创造过程中的优势之外,电影“彩蛋”中信息的少量和暧昧也增加了观众的研究兴趣和反复思考的可能,从而延伸了其在微传播领域的时效和覆盖力。大量的电影网站、影迷社区、短台、微博话题上都有观众对各种电影“彩蛋”的分析与解读,可见电影“彩蛋”的微传播是人们基于兴趣偏好,自发式参与到媒介文本的阐释和传播中,融入与个体喜好相似或相同的群体和环境,迅速产生归属感和愉悦感,从而实现自我认同以及群体认同的构建。电影“彩蛋”在传播活动中的兴趣偏向也是媒介环境中多种要素联动的催化结果。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