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万里——广州十三行故事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全国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9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DESTOON网站管理系统

管理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 上次登录 今天 10:16
  • 姓名 (先生)  

内容简介

本书以年历原有内容为基础向外扩展,从海上丝绸之路的源起、广州城市水网的变迁、一口通商的出现、十三行商贸历史和手工艺大繁荣等几方面,图文并茂地呈现十三行的产展历史,当年的贸易盛况以及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并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来充分展示十三行时期所盛行的“中国风”。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娓娓道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生动地向读者讲述了十三行的历史故事,对于向世界介绍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的积极意义。

目录

暂无详细目录

摘要与插图

岭南,是中国版图上一块醒目的拼图,它在不同的时空呈现复杂而精彩的多样。

岭南,又称岭外、岭表,“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在以农为本的中国古代社会,岭南地区一直都是个鲜明的存在。一方面,作为中原朝的治下之地,它一直积极吸纳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使得岭南人有深厚的乡土观念;另一方面,岭南人又具有农耕族群少见的开拓和冒险精神。因而,岭南呈现的二元文化属主要得益于其向内陆封闭、向海开阔的地理格局。

岭南,通常指五岭以南的地区。绵延在岭南北部的五岭,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华中和华南气候的分界线。首先在自然气候方面,将岭南和内陆区分开来。

而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说,在漫长的岁月里,这组山脉的存在,阻隔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及经济文化联系——尽管自秦代起陆续开辟了八条翻越南岭的大通道及200多条小驿道,使中原的文化技术得以渗入,但南岭群山之屏隔,仍旧使岭南地区保留着富有的本土文化。

岭南地区的东部和南部濒临广阔的海洋,珠江尾闾的辫状水系不仅在广东中南部堆积出了约5.6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而且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八个入海口,它们有着成为良港的自然条件,仿佛陆地通向海洋的门户,因此人们也以“门”字为它们命名——虎门、蕉门、洪奇门(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咸淡水交汇的入海口,有着丰富的饵料和浮游生物,吸引鱼群等海洋生物在此聚集觅食,也吸引岭南先民前来渔猎。早在新石器时代,岭南先民已经将目光从南海之滨投向更广阔的海域。《淮南子·原道》云:“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短袂攘卷,以便刺舟。”《淮南子·齐俗》又云:“越人便于舟。”千年以来,人们驾底小舟,迎着风向,追逐着鱼群,在南海经中南半岛乃马来群岛形成了以陶器为纽带的交换圈,为岭南地域文化添上了一笔浓厚的海外贸易色彩。沟通了岭南与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与群族文化。另一方面,在历,岭南属于“南蛮”之地、流放之区。因中原的战乱,先后多次有北人南迁入粤。这种的历程,使得岭南地区的社会人口常常处于一种动态的结构。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结构,共同塑造了岭南先民开容、开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样的文化属,也使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和广州十三行的兴起变得顺理成章。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