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智能化变革将是一轮经济社会变革,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商业落地、社会融合、科技伦理等方方面面。本书立足技术趋势,着眼业界动向,给出对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产业化和社会融合等方面趋势的科普解读,希望对读者开展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等有所启发。 本书不是一本纯技术类图书,但部分有关技术趋势的章节,还需要读者具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本书内容对于帮助读者深化认识人工智能技术本质和价值逻辑,拓展智能化变革未来趋势的视野具有的参考价值,适合、产业、学术界不同群体阅读,也可以作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辅助读物。
目录
目录 篇 蓄势之路 章 探索:历时大半世纪的积淀孕育 / 31.1 个体智能与人工智能 / 41.2 不同学派的科学探索 / 81.3 “三起两落”的螺旋演进 / 131.4 跨入技术创新活跃期 / 171.5 推高数字经济天花板 / 20 章 蝶变:人工智能的新起点新历程 / 272.1 多层级的智能技术体系 / 282.2 机器学新里程碑 / 322.3 智能形成的三大来源 / 362.4 不同维度看智能蝶变 / 422.5 理论创新与产业化并进 / 49 第三章 聚力:众木成春的智能化技术群 / 533.1 新兴技术交叉融合相互催化 / 543.2 高速移动互联的智能系统 / 563.3 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 623.4 从大数据到大规模知识库 / 643.5 演进中的新型智能操作系统 / 673.6 智能时代的芯片10倍数变革 / 72 第四章 重塑:智能技术与系统的新形态 / 794.1 体系化:技术群驱动的产品创新 / 804.2 平台化:横向拓展的能力输出 / 824.3 开源化:共创共享加速生态培育 / 874.4 协同化:云边端混合的分布式智能 / 894.5 硬件化:软硬结合的纵向贯通 / 94 篇 赋能之路 第五章 革新:重构经济业态和产业模式 / 1015.1 数据的经济价值变迁 / 1025.2 算法创造的数字生产力 / 1045.3 人机协同的生产服务新模式 / 1055.4 错位的“老板”和“小二” / 1085.5 跨界融合与共创分享的新生态 / 1095.6 个化与规模化定制 / 111 第六章 创造:驱动智能经济的新动能 / 1156.1 人工智能新产品和新产业 / 1166.2 产品创新的旧动能沃土 / 1176.3 生产过程降本提质增效 / 1196.4 行业智能大脑驱动“效率” / 1246.5 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 1266.6 更高阶段的知识经济 / 129 第七章 普惠: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变革 / 1337.1 智能化惠及社会民生 / 1347.2 赋予智慧城市新内涵 / 1367.3 教育走向个化、普惠化 / 1407.4 便捷的交通出行 / 1437.5 可信的智能社会 / 149 第八章 落地:产业化初期的价值发掘 / 1538.1 构建价值支撑的商业闭环 / 1548.2 发挥比较优势的增强智能 / 1558.3 选择“二八原则”的容错场景 / 1618.4 打造离线并行的高能外脑 / 1648.5 挖掘技术落地的后发优势 / 165 第三篇 演进之路 第九章 笃行:务实推进人工智能发展 / 1699.1 智能化变革的战略机遇 / 1709.2 “三起两落”的得失经验 / 1729.3 工程化思维加持的产业技术创新 / 1759.4 结合的梯次化落地 / 1779.5 直面全球经济资本新环境 / 1839.6 坚持技术创新攻坚克难 / 186 第十章 突破:技术演进特征与未来趋势 / 18910.1 场景需求拉动技术创新 / 19010.2 正视深度学“不能” / 19110.3 走向数据驱动加知识驱动 / 19610.4 夯实智能科学的数学之基 / 20110.5 寄予厚望的类脑智能 / 20310.6 量子与智能的化学反应 / 20810.7 底层计算架构的创新机遇 / 214第十一章 善智:以人为本的智能化 / 21711.1 负责任创新的价值观 / 21811.2 区别把控三类风险 / 22011.3 通向人类可理解的人工智能 / 22611.4 发展公众可信任的智能技术 / 22911.5 警惕智能鸿沟与贫富差距 / 23311.6 产业智能化与业的均衡协调 / 23511.7 智能化变革的职业新需求 / 242后记 /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