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财政视角审视中国古代市舶制度发展的全过程,探究该制度存在的财政学和经济学原因。海外贸易是人类经济范围扩大的必然结果。在海外贸易发展的初期,各经济主体自发自觉地进行经营,不需要国家管理和干预。当海外贸易发展到阶段,国家需要征税以满足财政需求,私人主体也需要适宜的海外贸易管理制度以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交易和保护私人财产。制度的需求促进制度的供给,市舶制度产生并初步发展。宋元时期的市舶制度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财政效应,市舶制度在维护和私人海商的利益均衡中维护朝统治,在推动沿海地区海外贸易发展中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税收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在完善的税制要素、税收管理、国家府购买的制度设计中保证财政对社会财富的汲取能力。明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中各个利益集团进行了持久而曲折的博弈,市舶制度也随之调整与变迁,很代化的进程中演进为海关税制度。纵向分析市舶制度肇始和嬗变的全过程,挖掘其深层次的财政学和经济学依据,对于研究财政制度的起源和变迁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文献综述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1.4 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第2章 市舶制度的肇始与发轫2.1 经济主体对规范海外贸易管理的需求及市舶制度供给2.2 财政对市舶收入的需求及财政制度供给第3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税制要素3.1 纳税人3.2 征税对象3.3 税率3.4 优免与处罚第4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税收管理4.1 税务行政管理4.2 税收征收管理第5章 宋元市舶制度中的禁榷和博买5.1 禁榷5.2 博买第6章 宋元市舶制度的效应分析6.1 宋元市舶制度的社会效应6.2 宋元市舶制度的经济效应6.3 宋元市舶制度的财政效应第7章 宋代榷场贸易与海外贸易的关系7.1 宋代榷场贸易发展情况7.2 榷场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对比分析第8章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与终结8.1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的原因8.2 明代市舶征税制度变迁的过程8.3 清初海关税建设与市舶制度的终结8.4 明清市舶制度变迁中反映的财政规律结语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