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如下逻辑展开:首先,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归纳已有文献基于成熟市场经济 提出的财政垂直失衡测度方法,分析不同方法在中国运用的局限,并结合中国条块兼容管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垂直失衡测度方法,利用这一方法,测度央地之间的财政垂直失衡水平,并对其趋势特征和地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分析财政垂直失衡的形成机制。揭示VFI的影响因素,除了本身因素,软预算约束和财政竞争是造成财政垂直失衡程度加深的两个重要机制。 ,对财政垂直失衡的地方激励效应进行实证评估,讨论财政垂直失衡对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税收征收行为及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还讨论了地区的异质,并基于公共品供给提出了 垂直失衡水平。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3 主要内容及分析框架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第2章 理论分析 2.1 事权和支出垂直配置理论 2.2 收入垂直配置理论 2.3 间转移支付/纠偏理论 2.4 上述理论与地方行为的内在逻辑关系探讨第3章 中国财政运行实践 3.1 中国财政改革历程 3.2 中国财政存在的问题第4章 财政垂直失衡的测度与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财政垂直失衡的概念界定 4.3 财政垂直失衡的测度 4.4 财政垂直失衡的多维分析 4.5 本章小结第5章 财政垂直失衡的形成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5.3 实证策略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进一步讨论 5.6 本章小结第6章 财政垂直失衡对地方举债融资的影响 6.1 引言 6.2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6.3 实证策略 6.4 实证结果分析 6.5 进一步讨论 6.6 本章小结第7章 财政垂直失衡对地方征税行为的影响 7.1 引言 7.2 机制分析与理论假设 7.3 实证策略 7.4 实证结果分析 7.5 进一步讨论 7.6 本章小结第8章 财政垂直失衡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 8.1 引言 8.2 财政垂直失衡与经济公共品供给 8.3 财政垂直失衡与社会公共品供给 8.4 一个拓展:财政垂直失衡的 适水平——基于经济公共品供给的探讨 8.5 本章小结第9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