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楚辞学.第28辑》收录了2017年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的论文作品括楚辞学史研究、域外楚辞学研究、楚辞意象与文化研究、楚辞文学影响研究、楚辞体文学研究5大部分。
目录
楚辞学史研究汉代《离骚》称“经”的四个演进阶段及其与经学的关系.试论两汉经学对楚辞学之影响文约利博,后事元龟——论《文选》骚类六臣注的楚辞学地位音义文献的精神内涵朱熹《楚辞后语》与晁补之楚辞学的关系研究外向经世到内省治心——汉宋楚辞注释目的的转变域外楚辞学研究楚辞在德语区的翻译与研究楚辞研究新视角——解读日本学者黑须重彥的“翻译文学论”日本楚辞学的黎明:龟井昭阳《楚辞玦》小考.浅论芦东山《楚辞评苑》《御制琼苑九歌诗集》——兼论《楚辞》对越南后黎朝文人学士的影响.试论日本的辞赋体诗歌《楚辞》英译的思想、审美与经典《离骚》“摄提”二句天文历法知识英译评议《楚辞》与韩国端午祭研究楚辞意象与文化研究《诗经》《楚辞》兰意象之比较..浅析《楚辞》中的凤凰意象.从“巫山”地理位置看“山鬼”形象.屈赋中车马名物与考古材料的互证楚辞芳香植物考论先秦两汉的太一崇拜与屈宋辞赋中“太一”的考释楚辞“宁戚讴歌”考.楚辞文体研究文体视阈下楚辞的诗歌体式屈原《天问》写作方式对刘向《列女传》中“颂”的影响屈骚韵律模式及其对赋的影响“代拟体”与“述”屈原——以汉代拟古琴歌演绎先秦“说体”故事为参照楚辞五体源流论战国楚文学“问体”行文的流转——以《楚辞·天问》与《庄子·天运》的比较为例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从先秦寓言到俗赋楚辞文学影响研究试论渔父原型在宋词中的演变论张衡辞赋与《归田赋》及屈赋骚体赋之关系论林罗山诗文对“楚辞”的接受论贾谊《吊屈原赋》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从“风雅”到“骚雅”——略论南宋词论的“祖骚”倾向楚辞体文学研究论刘向的《九叹》——西汉拟骚的归结、东汉魏晋骚体赋的滥觞再读贾谊《吊屈原赋试论黄道周“九”体作品的解读论闻一多的《九歌》再创作.屈赋地域印迹追踪论楚国酒文化风貌——以《楚辞》与楚系青铜酒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