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研究——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与质量评估

价格 9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7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书科技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未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具有鲜明特征的环城市乡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东部)、株洲(中部)和成都(西部)的典型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将研究尺度深入到县级行政区,以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形式,通过文献综述、数据收集与分析,构建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概念体系;结合规划文件和大数据挖掘方法,归纳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的模式;依据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剖析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耦合高频词对比和扎根理论的定分析与多元变量方差理论的定量分析,双重评估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的质量。

目录

章引言

节研究背景

节研究内容

第三节技术路线

第四节案例地选择

章国内外研究进展

乡村城镇化理论研究综述

节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第三节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综述

第三章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的概念体系

节多途径城镇化的定义

节多途径城镇化的内涵

第三节多途径城镇化的特征

第四章 环城巿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模式

节城镇化模式体判断

节关键词筛选与预处理

第三节案例地城镇化模式判断

第五章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剖析

节城镇化动力分析

节不同城镇化模式的动力机制差异分析

第三节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差异分析

第四节小结

第六章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质量定评估

节定评估分析方法

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质量定评估

第三节小结

第七章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质量定量评估

节定量分析方法

节城镇化质量整体评估

第三节不同区域城镇化质量差异分析

第四节不同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质量差异分析

第五节旅游型城镇化质量评估·

第六节地产型城镇化质量评估

第七节科教型城镇化质量评估

第八节农业型城镇化质量评估

第九节小结

第八章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发展对策

节多途径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节多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第三节环城市乡村地区多途径城镇化发展政策与建议·

第四节小结

参考文献

;

摘要与插图

引言

;研究背景

我国城镇化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目前正处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转型增效,城镇化比例持续升高,在转型时期更需要加深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和新特点的研究,以此应对社会经济新变化中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978-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8.1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高到58.52%。这个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工业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2,但单纯依托工业的城镇化带来了环境污染、拆迁矛盾、农民保障、城乡同质等问题。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追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速度,忽略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土地等自然资源消耗严重等后果3。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城镇生活,此外,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福利保障等机制不健全,制约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建设直接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严重忽视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和乡村,偏离了城镇化的初衷。现阶段我国仍属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单一的城镇化模式已不能满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甚导致产业转型升级慢、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损耗严重、社会矛盾激增、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继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4]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熟悉我国城镇化模式及其特点,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和政策体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①”这为新时代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全城乡发展一机制,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理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做到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和传承文化,遵循发展规律,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国民生值收入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农村劳动力锐减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迫使我们转变以往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户籍制度和外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城乡发展矛盾迫使我们转变以往主要依靠非均等化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压低成本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资源的日益短缺迫使我们转变以往主要依靠资源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5。随着我国政策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深化,城镇化已经进入以质量为主的转型升级阶段。在实施五位一体战略和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探索城镇化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6。理论界论证了中国新型城镇化趋势的多样理念7,认为多元城镇化将代替一元或二元城镇化动力,而且城镇化应该走量与质并重的集约型多元化发展模式9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