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老子的修养、智能为探讨对象,共十八个主题,将义理的陈述置于中西哲学及诸子的比较视野之下,对老子无为守弱的智慧做了展现。一个有理想的,如何既保住自己的权位,又能为老百姓和大众做事?老子提供的智慧是:谦下、让利。这是所有高的智慧。阅读本书,读者可清楚了解自己在职场上的处境,以及合宜的处事原则及做事方法。关照身心,改变环境,终有所获。
目录
讲通过《周易》学老庄001 讲老子与儒、佛的同与不同016 第三讲老子哲学面对的根本问题是什么030 第四讲道的三大规律045 第五讲老子的两个智慧055 第六讲学做人与善做事065 第七讲通过战争看做事的原则076 第八讲水的哲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087 第九讲做事情与劳097 第十讲有理想的人如何做事?无有入无间106 第十一之道:轻则失根,躁则失君115 第十二讲如何长葆事业的状态127 第十三讲怎样打败竞争对手136 第十四讲如何争天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48 第十五者的四层境界159 第十六讲知识分子的三重境界:不笑不足以为道172 第十七讲天下之道:道的根本含义181 第十八讲为什么要学老子哲学197
摘要与插图
讲 老子与儒、佛的同与不同
我们在讲中初步地比较了老子与庄、儒、墨、法、佛的思想,讲要深入地来谈一下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同与不同的问题。把这个问题的关节打通,整个中国哲学的大纲清楚了,当然也更容易理解老子了。在比较儒、释、道之前,首先还是要把道家的老、庄说清楚。
老、庄固然都是道家,实际上是很不相同的。简单地说,老子是入世的,庄子是出世的。所谓入世,是对于这个世间的社会,有一个很明确的经营的理想,并且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安放在社会内的角色的扮演上。照这样看,儒家和法家是入世的哲学了,两家都是直接追求在社会中的建设事业的哲学。而老子哲学则是预设了儒家、法家的入世立场,加上对人深刻的了解,借由对所掌握的人际关系变化的规律,让世间的事业可以落实、可以完成。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做事的哲学,是掌握做人做事的技巧。在讲中,我们还强调了老子的智慧属于高阶管理阶层做事的哲学。
那么,老子哲学所掌握的人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操作,这在后面几讲中会清楚地介绍。现在先简单地说一下,这个规律是“有无相生”和“反者道之动”,而操作的智慧,是“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强弱的对比是同时呈现的,这是“有无相生”。如果你不能够好好地处理弱者对强者的嫉妒心理,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会给别人压力,遭人嫉妒、怨恨,结果你所做的事情落空了,因为别人会反对你,这是“反者道之动”。为了避免“反者道之动”的厄运,你在操作上要懂得运用“弱者道之用”的智慧,意思是要遮蔽自己强势的态度,不要造成别人的压力与反感而言之,这些智慧的运用,都是为了掌握人际关系,为大众、团结人心、建设社会。所以,老子哲学是入世的哲学。
庄子不入世了,庄子是出世的。庄子认为,国家的社会根本是束缚人们的工具,儒家讲的仁义价值,常常是有权力之人虚伪的骗术。在政治上,假如由庄子这种人来担,他不会束缚百姓,他会提倡放任式的政治,任由百姓自由自在地过日子。他认为,这样天下会十分美好。但是,这样的立场,纯粹是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看世界的。知识分子本身是君子,不会杀人放火、抢劫、窃盗,却常常受到政治的束缚,因此会认为动乱都是来自社会,只要社会放任不管,人民靠自己好了。如果不能做到的话,干脆脱离社会而生活,不依赖社会而生存,当然也不会以社会的价值观来要求自己,一切所需靠自己供应,而自己又不为恶,所以,有没有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这是庄子的出世的形态。我们仔细反省一下,这个形态好不好?这个形态是有缺点的,因为这个世界终究还是会有人做坏事,因此有没有社会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社会,对于犯罪的是没有力量的,对于外敌的侵略更是无法抵挡。所以,是不可或缺的,虽然有不好的地方,可是如果没有了,社会会变得更糟糕。
放任政治的思想,只能对付像庄子这样的君子。如果对小人、坏人也放任,那不是天下大乱了吗?百姓的生活不是更糟糕了吗?所以我们说,庄子对人间社会的是不负责任的,在这个意义上,庄子哲学只是一套出世间法的哲学。那么,这种思想有没有价值呢?有的,它对于在内受到排挤伤害的人是有用的,它对于本身是各种艺术领域的天才是有用的,它对于有理想有能力却一时无法施展的君子是有用的,那是安住于自我的生活中,先照顾好自己,持续学习创作,一样会对文化有巨大的贡献。
以上我们说到了老、庄的不同,那么有没有相同的部分?其实老、庄可以说是儒家的补充面或对立面,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也有共通。老子是儒家的补充,补充做事的技巧,而不会像儒者一样凡事硬着来,结果伤己又误事。庄子是儒家的对立面,否定儒者想要追求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从而不把人生的力气用于此处,结果开出了自己适自然的天才生命。更进一步来说,老、庄里面其实都预设了儒家,都有儒家的基本的君子人格。只是碰到了问题以后,发展的方向不相同。老子隐藏自己的强势,放下自己的利益,然后跟别人相处,把事情做好。庄子放下了自己的社会角色,追求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照顾好。
以上是从老、庄的面向上跟儒家所做的一个对比。不过,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看,那我要强调,一个真正成熟的的儒家,其实内心也都是住着一位庄子和一位老子的。内心住着一位庄子,很多外在环境的事情看得破、看得开,心里轻松一些;内心住着一位老子,很多权力资源的事情放得下、想得开,能够把事情做好。这是一套重要的结论,希望大家深思。
于哲学的儒、道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说说庄子和儒家在理论上的对立与冲突。庄是批评儒家,认为儒者老是做一些不可能的事情,更严重的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道德常化了,结果变成大盗窃国者束缚人心的工具。在生活中,建设社会的事是无法完成,所以他们宁可做个隐士,这样否定了儒家。面对庄子的这个立场,我们要稍做讨论。其实仁义被虚伪化,并不是儒学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人们自己做事情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的问题,一种人的现象。人有善恶,那些做恶的人,自然会利用仁义的价值去做损人害人的事情。暴虐的国君、的官员,有可能利用仁义的价值去伤害好人、残害百姓,因此是仁义被坏人利用了,而不能说儒家的仁义是用来伤害好人的。
当然,现实确实很残酷,暴君权臣确实是很坏,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常常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好。社是有不美好的一面,人民创造的资源被滥用,个人劳被抢夺,所以不如不做,于是乎庄子形态的人物选择做个隐士,隐于朝、隐于野,都是隐。但是庄子有一点还是跟儒者一样的:社会虽然恶劣,自己却清清白白,不搅和在里面,不伤害世人。所以,庄子首先也是一位儒家的君子,在可以服务的时候一样服务社会、照顾弱小,只是如果碰到更大的场面、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权力,小人倾巢而出又一样地无能,天下大事又不可为的时候,庄子形态的君子选择了隐蔽自己,追求另外一个天地世界,那是个人的技艺达到绝顶水平,成为天下的高手,成一个人的天才。因为这些君子都是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他们的理想要有一条出路,个人天才的发挥是这条出路。而儒者,却永远是积极入世的,要以各种不同的角色做各种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作为一个儒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做法。种,是跟暴君权臣、小人坏人抗争到底。结果通常是惨烈地牺牲了,比如说商纣的大臣比干、箕子。其实是没有被道家洗礼过的儒者才会这样做的,不过,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求仁得仁,也是对的。
种不选择牺牲,而是跟暴君权臣、小人坏人虚与委蛇,想办法找机会维护人民的利益,保卫国家的,那他必须委曲求全,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牺牲小我。这种做法充满了老子式的智慧,这是儒家和道家相辅相成的地方。老子的智慧主要是在谈这个问题: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把事情做好,而使自己不受伤害。当你是个理想主义者时,你要掌握这种操作的技术,这一点老子讲得很清楚。
还有第三种做法,虽然避开了官场,但还是要积极找一些事情做,追求理想,服务社会,而不是一切都不管。通常好的出路是投身教育,孔子、孟子都是这样。当然,只要继续在相应的岗位上为社会服务,离开了高层,还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的,比如,可以做实业者、志工,这是儒者的第三条出路。这也是儒家跟老、庄可以有的共同的形态。孔子不是说吗,“《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讲了儒家跟道家老、庄不同的形态,我们还要思考另一个大问题,即老、庄跟佛教的同与不同的问题。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儒、释、道三家,地位相同,理解儒、道的关系,还不足以把道家看清楚,还要再度定位道家跟佛教的关系,才能够把道家看得更清楚。其实,道、佛的差异,比儒、道之间的差异还要大。
简单讲,儒、道两家都是人间世的哲学,只不过儒家跟老子是人间世的入世主义,而庄子是人间世的出世主义,还是处理人在人间世的角色扮演的问题。但是佛教不一样,佛教根本上是出世主义的哲学,佛教的世界观,终是要追求个人的生命的永恒境界。当然,佛教有大乘、小乘的不同,可同样都可以说是在追求一个人在世界中的永恒生命。或者基于轮回的思想,想要轮回、救度自己,这是原始佛教小乘思想的;或者不是只求自己的轮回,还要协助一切众生都轮回,这是大乘思想的。所以说,大小乘佛教都是出世的思想。
轮回是怎么一回事?面对人生必有死亡的痛苦,以及有生死轮回的历程,佛教企图解决这个问题,让生命不要束缚在轮回当中,不要束缚在痛苦当中,追求有生命却没有死亡痛苦的理想。这等于是主张在人死后,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生命存在,会延续前一期的生命,只不过形态改变了,时空改变了,角色人格改变了,重生了。这个重生的新的生命,跟前一期的生命必然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关系可以用因果业报轮回来说,生命因为有种种的业力,受到业力的牵引,所以生死轮回不已。任何一个生命,有生有老、病、死的痛苦,于是生命不断轮回在生老病死的痛苦中。原始佛教想借由俭朴、寡欲的生活来断除这个业力,终轮回,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是一个永恒的、自在的、没有痛苦的、不受束缚的智慧的生命。大乘佛教是借由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的修行,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升能力和境界,不断地帮助别人,后成佛。所以菩萨是一个帮助自己又同时帮助别人的修行者,因此他会有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能力。佛是具备高的智慧、达到高境界的菩萨,所以叫作佛。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是高的智慧。所谓高的智慧,是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没有各种人为的执着造成的烦恼,同时还能够帮助别人解脱烦恼、解脱痛苦,这是佛的能力的展现。
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类型来讲,我们可以说,庄子像原始佛教,老子像大乘佛教。原始佛教的阿罗汉也是追求自我解脱的一位修行者,在一个个此起彼灭的世界当中,在自己的业力化除的修行过程中,他一步一步进化了自己的生命,摆脱了自己的业力牵缠。
阿罗汉要追求永恒的生命,庄子似乎也是要追求永恒的生命,这必须配合庄子哲学里的观念来讲。庄子也有不死不生的观点,不过,比较一下中、印两个国家的世界观,印度佛教的阿罗汉的永恒生命要配合一套大千世界的世界观,无数个世界是此起彼灭、成住坏空、重重无尽的,而所有的有生命的众生,在不同的世界中生存着、活动着、轮回着。众生必须地修行,才能得到的解脱,才能在所有的世界中获得自由,自由出入、不受束缚,这是阿罗汉的生命状态。
而庄子讲的不死不生没有这么明确的世界观的理论,必须等到后来的中国道教才来做理论的创造,补上这一块。但是无论如何,庄子哲学和原始佛教确实有在精神上的之处,都没有经营现实世界的兴趣,只管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原始佛教追求永恒的生命,庄子哲学追求今生的自在,这也是庄子说得多的立场。当然庄子也有永生的说法,不过系统不是很明确,相较于原始佛教,比较简单、粗糙。
前面说老子哲学像大乘佛教,指的也是精神上的,不是一样的。是,老子哲学是儒家的服务意识提升了以后的人生智慧。他放下个人的荣誉、利益、形象,一心一意只想把社会的事情做好。把事情做好,为社会服务,这本来是儒家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大乘佛教菩萨道修行的方向。只不过儒家在这个世界讲,老子也在这个世界讲,而佛教则是在重重无尽的轮回的世界当中讲。在服务的做法上,儒家的思想很重视自己的形象,有时候未必弯得下腰、低得下头。老子稍好一些,老子讲“损之又损”,是能够舍得自己的利益。只要舍得,别人不与你为敌,你要做的事情能够办好;能够把事情办好,能够有益于众人。而有益于众人,这既是儒家的目标,也是菩萨的境界。
菩萨是能够舍掉一切人间的感觉、利益、荣誉,了人间生活的人格表征。人类生命需要的耳、目、口、鼻之欲,还有佛教讲的财、色、名、食、睡五欲,这都不是菩萨在意的事情。菩萨的所作所为,早没有任何世俗人间的目标,他一心一意想让所有的有生命的对象早日解脱烦恼、痛苦、愚昧,从而达到跟自己相同的境界。菩萨当然是有高的境界、大的能力,这也是经过了长时期的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不需要依托于这个世界中的任何东西,所以能够舍得更多,提供更多的服务。
这个世界会好吗?我们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道家、儒家、佛家都是想要让这个世界变好的。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提出过这个问题。现实世界来讲,老子其实没有像儒家一样提出大同世界的构想,甚还讲出小国寡民的话。大同世界的构想是儒家的理想,只不过,能够达到吗?老子的智慧则可供人追求,也可能获得实现。老子的哲学智慧其实是能够让儒家的理想获得落实的有效的做法,可以说是人间的人生智慧了。
儒家有理想,老子有做法,但是这个世界会好吗,显然儒家和道家老子都没个准,只不过,他们都会放弃。这是因为,他们把问题的讨论范围限定在这个世界,所以对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问题,两家可以说是有态度却没有定论,有做法却不能保证,能够要求自己却不能要求社会和现实。孟子虽然讲人人可为尧舜,而阳明讲,成色分两,果然人人可为尧舜,从而解决了人人可为尧舜的问题;但算是如此,也没有解决这个世界会变好的问题:你可以有尧舜的修养、价值观和心态,但是尧舜治理天下所达到的效果,不是儒家的善论、阳明的致良知能够获得的。老子的哲学是对准这个目标,追求天下太平、天下为公、天下大治的理想,但他是在艰苦的环境下,知道事不可为,而尽一己之力,谦虚、忍让、柔顺、让利,能做多少算多少。
因为世界观的不同,面对这个问题,佛教的办法有所不同了。如果了这个世界的范围,承认有另外的死后的生命,还有无尽的生命的历程和此起彼灭的国土,那么佛教讲的众生皆可成佛,似乎不仅可以获得保证,甚这个世界是否会变好的问题也获得了解决。理论上的关键是,其实并没有这样一个确定不变的永恒世界等着让你把它变好,并且变好了以后,永远如此。在佛教的世界观里面,没有这样一个永恒世界。佛教的世界都是一个个成住坏空,一个个此起彼灭。因此,问题的只是是否众生皆可成佛。如果可以,成佛了以后,遍在一切;或者是透过菩萨个人净化自己的国土,于是乎,国土被净化成佛土,这个世界会变好。只不过,这个世界虽然变好了,它还是可能再度消灭失去的,这是坏空。世界只不过是大家的共业、大家的道场。
所以,讲“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佛教是不关心的,它不认为世界会变好,也不认同世界会永恒存在。在佛教的世界观中,世界一直在成住坏空、此起彼灭,世界只是有生命的众生生活的环境、修行的道场。所以,世界是否会永恒存在并不重要,世界是否清净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世界是否清净却是决定于众生自己内心的清净与否,而不是世界本身的问题,与国土是不是能够永恒存在无关。
老子、庄子和大小乘佛教都有精神上相通的地方,但是归根结底,它们还是不一样的哲学体系,关键是它们的世界观差别太大。于世界观的问题,佛教讲的那些只能诉诸信仰,你要去检验它也可以,但你要夫,夫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做到的。
这一讲,主要是讲老、庄思想跟儒家、佛教之间的同与不同,有许多的观点都相当深刻,也不是一时之间容易了解的。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主要是讲老子,不是要讲儒、佛,只是在开始的时候必须做一个儒、释、道的对比,定位好老子的思想,这样会比较有助于理解接下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