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是感的动物,只会偶尔的理,人与人沟通不是为了找一个答案,而是想要多一份理解和认同。本书的在于:利用人的大脑和心理活动规律,创造沟通优势。本书的两大亮点:一是知识结构化,多学科支撑,层层探明沟通机理,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内容场景化,覆盖了90%沟通中常见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即学即用,成为沟通者。
目录
基础篇:印象: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初次见面聊什么/ 003精神状态很重要/ 005如何正确打招呼/ 006如何避免“尬聊”/ 007把话题抛给对方/ 008学会“捧哏”式聊天/ 009如何有效地转介绍/ 010多聊感受,不下结论/ 011说话时不要夹杂英文/ 012别让口头禅害了你/ 013好感:如何让自己更受欢迎如何让沟通更有新鲜感/ 015把选择权交给对方/ 016多讲故事,少讲道理/ 017多用修辞,沟通更生动/ 018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019说话要有感染力/ 020讲出隐藏心思,别让人去猜/ 021引用对方的话,获取对方好感/ 022
摘要与插图
初次与人见面,想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要事先做课,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
1.看对方的朋友圈。
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动态,这些动态往往会透露出对方的爱好、格、人际关系等。
在与对方见面后,你可以聊对方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话题,准没错。
2.问朋友。
你能跟对方见面,很大概率上,你们会有共同的朋友。你可以去问问你的朋友,让他给你提供一些对方的基础信息。
有次黄英去拜访一个前辈,提前问了一个好姐妹,她告诉黄英,跟这位商会前辈聊天的时候,可以多聊聊养生的话题,同时叮嘱她,不要在他面前提某一位商会的成员,他们表面上都是副会长,但是他们之间有过节。
这个提醒,可帮了她大忙,由此可知,提前课的重要。
3.查资料。
如果你要拜访的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那么你可以先在网络上提前查找一下对方的基本资料,避免在聊天过程中,问一些尴尬的问题。
例如,有一次某个记者采访一位名人,那位名人虽然已经50岁了,但是没有结婚。而这个记者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于是他问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你平时是怎么陪伴孩子的?”气氛瞬间凝固了。